劉曉娜
(衡水科技工程學校,河北 衡水 053000)
以就業為導向育人是當前中職學校培養人才的最實際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育人目標的教育理念已經逐步深入人心。因此,培養“實用型學前綜合藝術素質人才”,應當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根本任務。面對新的發展趨勢,學前音樂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合理安排課程,不斷改革與創新教學手段,全面培養學生音樂素養。
目前,中職學校的學前音樂教育教學尚存在一些實際問題,如教師的教學目標不明確,課時安排不合理;部分老師理念落后,對音樂素養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忽視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沒有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架構,教學方法依然陳舊單一等等。因此,導致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學生綜合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高。如果不從更新教育理念、研究高效教學策略上下功夫,就已經影響了學生的發展,影響學生以后的就業。我認為,我們應以就業導向為前提,改進教學措施,努力促進中職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高效發展。
興趣是學好一門課程最好的老師。要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需要音樂教師不斷地積極探索和努力創新教學方式。一是利用豐富的教學內容,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設計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達到合理性與科學性的統一;教師教學中要思路清晰、形式多樣靈活,重點、難點搭配要合理,教師教學方案的設計要別具一格、特色鮮明;二是創新教學方法,通過不同的途徑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盡量讓學生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來發揮自己最大潛能,抓住和利用學生渴望學習音樂的最佳時機,對其進行適當的指導和點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學習,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不管是課堂內還是課外,教師要開展多種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習慣和能力。比如,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在組內相互合作進行學習,主動吸取知識、培養能力。課外,教師可以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如一年一度的匯報演出、幼兒歌曲演奏和歌唱比賽、樂理知識競賽、幼兒舞蹈創編比賽等,為課堂音樂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為音樂教學的開展注入活力。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愉快合作,在性格方面也起到了優勢互補作用,其專業技能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學生之間的關系得到進一步增進,同時也為學生音樂實踐技能的提高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音樂欣賞是培養音樂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多欣賞音樂對于提升自身音樂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在音樂素質的培養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具有豐富的音樂理論知識與音樂技能外,還需要具備良好的音樂欣賞能力,從而不僅能幫助學生學習音樂的基本知識、曲體結構,更重要的是還能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音樂。除此之外,無論是鋼琴課、聲樂課還是舞蹈課,都是建立在學生具有良好的聽覺基礎之上的。所以教師要著力培養學生“傾聽”音樂的習慣,這是音樂的基礎,是一種有極強意識、高度注意、全神貫注的“傾聽”?!皟A聽”的內容不僅包括音樂、優秀的中外名曲,還要從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出發,以旋律短小優美為原則,選擇曲目進行“傾聽”和欣賞,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和綜合音樂能力。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就業形勢日趨嚴峻這一背景下,要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達到當前幼兒師資的培養要求,要從學生將來從事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需要出發,以學生將來的就業為導向,把教學與就業結合起來,關注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及活動設計時,首先教學目標要有針對性,教學不僅局限于音樂樂理、聲樂和鋼琴彈奏的主要技巧的講解,而是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對學生進行評價和考試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把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考察的重要方面,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與發展。比如重視考核,增大平時考核在綜合成績中所占的比重。平時考核的次數多、內容廣,能較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效,評價更全面;同時擴大期末考核范圍,適當增大考核的難度;不斷鞏固所學知識,幫助學生真正掌握音樂知識與技能。
學前教育專業主要培養的是將來能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一線幼兒教師,而創新音樂教學模式、開展音樂活動、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則是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訓練其基本教學能力的主要途徑。我國對學前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為學前音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平臺。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應用新的教學策略,為學生以后的就業鋪就平攤的道路,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