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橋
(貴州省紫云自治縣白石巖鄉白石巖中學,貴州 安順 550800)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落實與深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得到運用與發展,并深受學生與教師的熱愛。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常常浮于表面,并沒有深入其實質,進而阻礙其教學模式的優化。因此,針對此種現狀,教師應有所創新與改變,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采用多種手段創新數學知識講解方法,強化學生對數學的認知。
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成績與領悟能力有所不同[1]。因此,基于此種現狀,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認知水平綜合的設計小組合作學習內容,以起到增強學生理解能力的目標,從而促進學生享受高效的數學課堂。首先,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將學習優等生與學習后進生分配在一組中,便于拉近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時,教師結合每組學生的總體學習情況進行問題分配,要求學生掌握有關二次函數對稱軸的信息,明確二次函數的基本遞增遞減現象。另外,如果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普遍學習認知較弱,教師應設計簡單的數學內容,并注重為學生講解數學基礎知識點,反之,對于小組中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應擴展學生的學習范圍,將高難度的數學題目交給他們,要求學生計算二次函數練習題。通過運用合作模式促進全班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數學課堂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推進學生學習上的進步。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許多學生在學習中無法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從而出現溜號的現象,失去學習數學的熱情。因此,教師應制定初中數學學習計劃,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按照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小組討論內容,為學生創設合理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數學知識,并為學生設計活躍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另外,教師應優先預習數學知識,認真的進行備課,以良好的解決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得困難。同時,教師應確保數學知識分工的合理化,以便于有效得輔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提升數學課堂使率,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的給予學生指導,以使學生克服學習問題,使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2]。另外,教師應完善學生的學習思維,改變學生存在的思維誤區,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在短時間內匯總學生的學習問題,及時的為學生處理,以免影響到學生的進步[3]。
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時,教師預先為學生設計小組討論目標:要求學生思考勾股定理適用的三角形,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其內容,并組織學生形成數學小組討論。其次,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有關勾股定理相關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思考技巧,縮短學生的思考時間。同時教師還應利用ppt為學生詳解講解勾股定理的含義,并利用諸如:勾三股四弦五此種數學語句增強學生的理解,同時講解其在三角形中的應用,使能夠求解三角形數值。另外,教師應合理的利用課堂時間,為學生擴展學生范圍,講解其他三角勾股數值,5、12、13等,以便學生記憶與運用,強化學生的學習質量,并完善學生的數學認知[4]。
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應結合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靈活的設計數學家庭作業,以鞏固學生課堂上所學習的數學知識[5]。教師可以組成數學科研小組,相互交流與分享數學作業的設計方法,并結合不同小組學生的學習情況,綜合的設計適合于學生的數學練習題,以采用作業的形式使學生溫習、鞏固數學知識,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另外,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時,應綜合將作業設計成三個部分:基礎知識,主要是為小組中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所設計的,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內容,主要目的在于鞏固學生的認知能力;擴展部分,設計額外的數學知識,以提升小組學生的學習成績為目標,開拓學生新的學習范圍;拔高部分,針對小組中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綜合增強其學習水平,進而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完善學生對初中數學知識的學習與運用[6]。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基于當前的社會教育背景下,教師應充分的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學生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另外,教師應注重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的調整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培養學生具有更好的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進而加強學生的學習素質,促進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