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敬
(貴州省紫云自治縣火花鎮火花中學,貴州 安順 550800)
考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希望學生取得高成績,其真正的意義在于希望學生可以通過考試發現自身學習的問題,因為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無法進行判斷,從而不知道自己的學習弱項是什么,不利于知識的總結和分析,然而考試的意義就在于此,試卷涵蓋的知識點極為豐富,其可以有效的檢驗學生的學習近況,將學生所學的知識點都進行深入的考察,在考試結束后,學生要根據錯題情況進行分析,保證真正的學會該問題內容,進而推進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下就是本文關于初中數學“試卷講評課”教學應用策略有效方法的分析與完善。
初中數學試卷講評教學模式是現今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初中數學內容相對復雜且多樣,其涵蓋的范圍和概念也非常的廣泛,所以學生在學習時會產生厭煩感,知識量過于多致使學生無從入手,不知該從何學起,并且現今的教學模式將知識點分成幾節課進行階段教學,學生會因為每一階段間隔時間較長而對前一部分的知識點產生遺忘,從而使數學理論基礎建立的不夠連貫,造成部分知識點的缺失,很不利于學生知識內容的總結。考試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過考試而了解學生的學習近況,是一種間接性知識總結的方法,所以教師和學校會經常性進行一次階段性的考試,例如隨堂測試或是期中、期末考試,教師在進行試卷審閱時,可以了解和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總結出學生的學習難點,進一步根據試卷的打分情況進行著重講解[1]。教師在開展正式的試卷講評前,應該要做好講評的準備工作,準備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進行試卷的數據統計和試卷的分析,統計出每一道題的得分率和整體試卷的及格率,其中包括班級平均分、優秀率等數據,然后再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統計容易出錯的知識點,這樣教師就可以知道試卷講評的側重點,該從哪一方面入手,并加重知識難點的講解,就像俗話說的,做到對癥下藥,從而更好解決學生的難點和困惑。
要想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就要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數學考試的試卷涵蓋的知識點之間都是有聯系的,學習數學需要建立完善的邏輯思維,初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沒有建立,教師要注意進行正確的引導。在進行數學試卷講評時,教師可以先告知學生每一習題所考的知識內容是什么,或是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理解去進行總結,分析每一道題所涉及的知識點,然后根據知識點展開問題劃分和歸類,將相互有關聯的知識點歸納為一類,在劃分的過程中要考慮知識點的重點和難度。其劃分和歸納的方法有很多種,不要只局限于知識點總結一種,還可以根據問題的解題形式來進行劃分。習題的歸類劃分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力,便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試卷講評時還要注意講解方向,難度相對低正確率高的習題可以不用對其進行講解,這是因為學生已經完全的掌握了這一部分知識點,如果再對其進行講解會降低課堂效率,浪費不必要浪費的時間,反而會拖延課堂進度,所以要注意合理劃分講評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充分抓緊課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2]。
針對試卷中正確率較低錯誤率較高的習題,教師要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生之所以對此類習題普遍都做錯,是因為學生還沒有真正的理解該習題所涉及到的知識點,所以在面對這一情況時,教師要耐心的講解,將知識點進行重新的回顧與溫習,并進行適當的拓展,然后再將知識內容帶入數學考試習題中,讓學生主動進行分析和思考,考慮的主要問題就是該習題的學習重點在哪里,然后讓學生根據剛剛溫習的知識點再將習題重新做一遍,最終判斷學生是否真正的掌握該習題知識點,教師在進行習題講解時要注意運用分步驟講解法,因為學生本身就對知識點相對陌生,如果教師在講解中忽略其中一個或兩個步驟的話,學生很容易聽不懂,出現思維混亂,由此可見,分步驟講解習題在初中數學試卷講評教學法中的重要性。
教師的試卷講評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方面,學生還要學會主動思考,學會反思問題所在,只有在這樣才能真正的學好數學[3]。教師在結束完試卷講評工作后,應讓學生進行自我總結,主要是分析自身所在問題,找出為什么會做錯題,是因為馬虎還是知識點的遺漏,從而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學習的關鍵點在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試卷講評,但是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只要依靠學生的自覺,教師只能其輔助作用,所以一定要加強學生的反思能力。
在進行試卷講評時,教師可以舉一反三,根據試卷內容進行知識點的重復鞏固練習,讓學生進行多次的練習,使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加深,并且在掌握知識點的同時可以靈活運用,即使換一道習題也會運用,從而真正的推進數學教學的發展,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學以致用,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信心。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試卷講評課”教學是教師糾正學生錯誤,鞏固數學知識點的一個教學模式,其優點在于可以幫助學生學會自我總結和分析,是現今初中數學教師最為常見的教學模式,其也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展,從而更有效的發揮其自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