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衣汗古麗·吾守爾
(新疆阿圖什市第一中學,新疆 阿圖什 845350)
高中語文課程是人文內涵和語言文字的有效結合。因此,高中語文課程的學習內容非常豐富,學習的過程既講究情感的投入也講究教學有效策略的實施。只有科學合理的運用教學策略,才能更好的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實施。
教師可以借助虛擬情境的手段和方式,讓學生在理解、領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人為地再現文章意境,利用語言文字,聲情并茂地虛擬情境,使學能夠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譬如,在學習《沁園春·長沙》一課時,教師可以播放一段合適的背景音樂,然后模擬作者站在江邊,看滾滾江水浩蕩千古,心中滿懷豪情壯志的形象,并大聲的朗誦出這篇經典的詩歌,把學生的情感融入到作者的寬闊胸襟與遠大抱負中去,在這樣的情境體驗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深入的開展探究學習。另外,考慮到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在呈現文本內容上的優勢,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媒體創設生動直觀的現實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更好的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譬如,學習《我與地壇》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地壇的現狀,使學生深刻體會課文中景物描寫的作用,并從中獲得啟示,為接下來探究學習的有效開展做好鋪墊。
目前高中語文教學效果和成績不明顯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一定程度忽視了學生的心聲。學生感受在課堂上感受不到主人翁的氣氛,這使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打折扣。為了扭轉這一局面,語文老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的聲音,并適時迎合學生的個性,給他們提供展示個性的平臺。在當前豐富多彩的社會環境中,學生不僅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個性,而且希望在更多的場合張揚自己的個性,處在價值觀形成期的高中學生更是如此。如果老師只是想一味地改變學生的價值觀和個性要求,讓他們按照老師的想法來學習和生活,往往會適得其反。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在不影響教學過程和目的的情況下,主動地傾聽和認可學生內心的聲音,肯定他們的個性。
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高中學生的生理發展狀態來把握教學節奏,既要保證學生通過學習有所提高,又不能節奏太快影響學生的接受和吸收。因為高中生的大腦思維正處于發展時期,他們的思維通過外界的刺激會產生強烈的反應,對語文知識的接受和理解同樣如此。在新形勢下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大腦興奮中心激發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運用有趣的提問來加強他們的有意注意,使學生在這一時期的學習能力逐步增強。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學生進行有節奏的教學時,不僅教學速度要保持一定的節奏,教師的語言也要具有藝術性,充滿節奏感,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具體而言,教師的語言節奏還要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進行改變。內心情感變化平緩或感情色彩灰暗時,語速要減緩;內心情感強烈或感情鮮明時,語速就要加快。做到抑抑揚揚、有波有瀾,給人以無窮的美感。這樣才能吸引學生,激發興趣,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此外,教師還要善于借助教學內容的節奏來調節整堂課的節奏。教學內容的節奏指上課內容的詳略、多寡、取舍、安排等.
老師要有人文精神素養。作為教育工作者,心中是否有關愛之心,是否有尊重學生、熱愛教育事業的愛,是否有人文精神素養,決定著老師能否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發揮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素養對于高中語文老師來說至關重要,因為語文老師不僅僅承擔著傳遞學生知識的責任,還要交給學生做人的道理,高中語文老師只有擁有人文精神素養,用平等的眼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因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習成績而分級別對待學生,老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通過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合理安排講課進度,控制課堂信息量,讓學生輕松掌握所學知識,同時,老師要積極采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多播放與課文有關聯的、人文精神濃重的視頻以及短片,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建構主義教學方法能夠給語文教學帶來樂趣,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在想象力的作用之下,學生能夠形象化地理解課文內容,把那些單純的文字化成具體的畫面來深入理解,體悟,領會,從而獲得無限的趣味。如果在閱讀過程中只是枯燥乏味地簡單背誦,就沒有趣味的產生,也無法進一步參與到作者所創設的特別情境中以及其所營造的深層次的蘊涵里。這樣的語文教學顯然與真正的語文教學原則背道而馳。一定要引導學生進入一定的情境中,在課文內容所提示的特有的情境中流連,體會,充分展開想象和聯想,以自身的生活經驗和認知來獲得對課文內容的嶄新印象,從而更鮮明地得到藝術的熏陶和歷練。像《故都的秋》這篇課文,郁達夫通過自然物——槐樹等極其細膩真切的描寫,呈現了心理的變化,表達了深摯的情感,讀來讓人動容。
教師應針對不同類型作文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突破傳統的作文教學方法,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多媒體,盡量讓學生更形象更客觀地去感受身邊的生活,引導學生思考生活,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否定那種向文章套用現成的模式,忽視從生活中提煉、取舍、改造,讓學生懂得從生活中吸取素材,學會按中心組織材料。21世紀是人才的世紀,人才最高的本質在于創新,而創新的有利工具就是思維。創新作文就是要抓住學生創新思維品質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打開學生思維的“黑箱”立足于一個“創”字;植根于現實生活,強調一個“新”字,重視積累,看好一個“活”字,從這三個方面去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求異思維方式以及豐富的想象力,使他們有創新意識。綜上所述,高中語文作文指導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它關系到教學過程中的許多知識。對于現在高中寫作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要嚴格依照新課改提出的要求,對學生的思維創作訓練提供準確的指導,逐步提升高中生的寫作水平。
總之,語文教學通過以上運行策略的實施,教師的任務是明確的,即充當一個中間人,做好學生與課堂學習的溝通橋梁,還要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造設民主的學習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達到提升語文教學水平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