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維烈
(重慶市城口縣治平鄉中心小學,重慶 400000)
小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階段,而數學學科較為抽象枯燥、不易理解,再加上小學階段學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年齡特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難度較大。而多媒體教學方式能夠通過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展現形式將課本知識具象化,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活躍課堂氛圍,增加學習趣味性;還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實現知識的輸入和更新,利用各種教具實現知識的傳遞,將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以新穎生動的方式展現,降低學習的難度,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下文將從三個方面就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更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展開論述。
數學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復雜性,而數學課本高度凝練枯燥乏味,數學教學形式單一老套缺乏引導,這些均導致學生無法對數學產生興趣,甚至產生“望數生畏”的不良情緒,致使學習效果不理想,成績無法提高。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把教材中凝練的知識點、抽象的文字概念講解轉換教學方式,通過圖標、圖像、動畫等形式生動的展現,這樣既可以降低學習難度,又可以增加課堂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例如,在“立體圖形”課程講解中,為使學生更好得理解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概念,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立體圖形的不同面以不同顏色加以區別,并運用動畫形式將圖形的點,邊,面之間的對應關系通過移動、變換等方式展現,讓學生在能夠在空間中直觀感受圖形的概念,掌握其內在聯系和本質特點,而不是僅僅依靠平面想象或死記硬背來學習概念。利用多媒體轉變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學習的難度,將抽象概念具象化,從而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產生學習興趣。
教師想要通過課堂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首先要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只有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才能產生學習興趣和探索意識。由于小學生年紀小、好奇心強,較為容易對周圍的事物和環境產生強烈的好奇,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征,根據學生興趣偏好設定合理的情景模式,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不易太過復雜,讓學生以輕松的心態參與到情景教學氛圍中。
例如“圖形的認識”這一課程,教師可以設定“森林騎車比賽”的情景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圖像音樂等營造森林的氛圍,并運動多媒體動畫創設不同的動物角色和以不同圖形為車輪的自行車,在課程開始前讓學生自行選擇動物角色預測比賽結果并說明理由,以此增加學生參與度。然后通過動畫展示不同車輪在比賽中騎行速度和狀態,還可以通過動物的表現例如疲憊、輕松等從側面凸顯圖形的特點,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圖形的不同和優缺點。在比賽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圖形的異同、聯系和區別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情景教學,學生不僅僅可以參與其中學會思考,更能激發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知識的理解程度,增強學習效果。
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其帶入課堂氛圍不僅僅需要精彩紛呈的課堂體驗,還需要與學生產生一定的思維共鳴,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學科抽象性、邏輯性較強,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對單一知識點進行拓展,并將數學同生活實際相聯系在最大程度上的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提升學習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在講解“三角形的性質”課程時,先拋出生活案例用多媒體展示家中的四邊形門框總是不夠穩定容易變形,并用動畫形式展示其變形過程,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使其變得更穩定,并通過多媒體演示學生想到的各種方法,分析其是否合理和適用,最后引導學生學習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在學習知識點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發現其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如橋梁設計中的穩定性、標志牌的穩定性等等并運用多媒體一一展示,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路。除此之外,還可以將三角形同其他圖形聯系起來相互比較在生活中的運用,分析其優缺點和性質特征。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把知識點相互串聯,并通過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豐富知識的內涵加深記憶和理解,開拓學習思路,逐步養成數學的邏輯思維,從而激發學習積極性,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科學合理地融入和利用多媒體技術,發揮現代教學的優勢,豐富課堂形式,創設情景教學模式,不斷的開拓學生的學習思路,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學習的趣味性,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使復雜的知識簡單化,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從而給學生帶來全新的感官體驗和情感體驗,讓他們可以不再對數學知識產生抵觸和排斥的心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全面素質教育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