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萬里
(嘉善縣實驗中學,浙江 嘉興 314100)
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中所使用的語料不僅僅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源泉,更是思維培養的載體。在中考中,涉及到語篇的題目就有完型填空、閱讀理解、詞匯運用、語法填空和任務型閱讀五個大題,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考查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的英語閱讀仍存在很多的問題。
有的學生由于詞匯積累不夠導致閱讀速度慢。知道一個個單詞的意思,但連詞成句、聯句成篇之后卻看不懂它們表達的意思。有時文章里并沒有什么生詞障礙,但句式較新,也會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質量。
很多學生尚未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很少閱讀課外讀物,知識面狹窄,不知道運用什么樣的策略,一旦遇到新詞,馬上停下來查詞匯表,斷斷續續的閱讀,影響對語篇的理解和閱讀能力的提高。
針對傳統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培養的問題,開發和實施初中英語“思維閱讀”拓展課程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閱讀最大的功能是學習語言、品鑒人生,從而使學生在有效閱讀中發展思維品質。千百年來傳唱不衰的英文詩歌、名著和經典小說、電影、歌曲是人類燦爛文化中的瑰寶。以“走近英文經典”為教學主題,開發拓展課程,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閱讀。
教師選取的閱讀材料不僅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愛好、愿望等學習需求,設計生動活潑、互動性較強的語言學習活動。
例如在初級階段可以讓學生閱讀英文經典歌曲歌詞。歌曲選擇根據學生英語水平,從易到難,層層深入。如:《Doremi》,《SayYou,SayMe》,《TheSoundofmusic》等歌曲歌詞朗朗上口、意境優美,適于學生學習、想象,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教師要善于根據閱讀教學的具體需要,選取有拓展性、能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材料。
例如,閱讀英文影片Garfield《加菲貓》、TheLionKing《獅子王》、Homealone《小鬼當家》等的經典對白前,可以對影片對白進行適當的編輯或補充,力求學生能讀懂故事情節的發展,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理解故事的因果關系。
教師還要考慮實效性,材料本身與學生現有水平的關系如何?其相對應的活動是否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達成教學目標?
例如:選擇“書蟲”系列叢書中有很多英語經典故事,一級上《阿拉丁和神燈》;一級下《小公主》、《綠野仙蹤》、《湯姆·索亞歷險記》;二級上《威廉·莎士比亞》、《魯賓孫漂流記》、《愛麗絲漫游奇境記》;二級下《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森林王子》等??梢愿鶕喿x材料的體裁和內容來設計問題,如:材料的文體和結構特征;文章的關鍵信息或大意;材料中的事件發生順序和因果關系;材料中生詞的含義;故事情節的后續發展和可能的結局等。
拓展課程的實施首先必須以“學為中心”即以學生為主體和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學生的學習不僅是知識的接受過程,還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表達見解的過程,所以用略高于學生現有知識和理解水平的問題來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提升閱讀課堂的有效性。
圍繞主題,充分利用圖片、視頻、文章標題、首尾段等信息,創設情境,激活已知,提出問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引導學生觀察與思考,分析和理解文本,深層次解讀文本,促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提升,實現深度學習。
注重文本內容的延伸拓展、語言能力的遷移創新和思維品質的提升,實現語言、內容和思維的有機統一,幫助學生內化所學知識,激發其創造性表達。
基于正確的文本解讀,有層次性、有系統性的幫助學生理解文本信息,拓展文本內涵,以發展學生的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
語篇結構是形式的框架,文本大意是內容的框架。關注學生能否迅速抓住語篇的內外框架,教師的提問要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細節準確定位的閱讀技能,強化學生語篇結構的意識。
學生在欣賞語言形式美和意蘊美的同時,其思維的靈活性也要得以發展,不僅要知道詞句的字面義和常用義,而且要理解具體語境下文字的特殊義和新生義,要領會語言在它所屬的句群及更高語義層面上的深層內涵。
情節只是外顯的故事,而情感則是故事的血肉,通過切身體驗故事人物的情感,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人物的認識,而且能夠培養其思維的深刻性。
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鼓勵學生不僅要找出支持作者觀點的細節,而且要能夠評判這些細節是否能完滿地支持作者觀點。結合個人的學習與生活經驗,對語篇內容和作者觀點有自己的思考與分析。
科學的評價是對學生思考動力的最大的尊重和保護。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必然會超出教師預設,教師應對學生的表達給予合理恰當的反饋,并通過追問給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在質疑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辨性思維,由此帶來的動態生成,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超出預期外的寶貴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