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紀偉 王正成 馮萬林
(重慶三峽學院土木工程學院,重慶 404100)
對于道路與橋梁工程專業來說公路施工組織與概預算課程在教學中占有著很大的比重,通有48個學時。在教學上也不僅需要進行基礎理論學習,同時也需要結合實踐案例對現有的工程進行實踐和應用,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更好的學習效果。而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受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老師和學生的教育和學習都把精力用在了理論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在實踐方面所做的實訓實踐很少,有些學校甚至沒有公路施工組織和概預算方面的學習,這樣的教學與社會需要產生很大的差距,因此,公路施工組織與概預算課程教學完成后并沒有起到實際應用的作用。
公路施工組織與概預算是一門綜合實踐較強的學科,它涉及到道路施工前的概算和預算同時也涉及到整個施工過程的安排,在教學中不僅需要整合施工組織與概預算的關系,同時也需要與實踐相結合。因此,需要構建系統的知識框架和實踐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教材的知識整合方面僅注重了理論內容,沒有其他實踐的融合,甚至忽略了概預算與施工組織設計之間的聯系,這樣導致了學生所學的知識并不能融會貫通,進而在整個實踐中綜合應用,對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產生限制,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公路施工組織與概預算課程涉及的內容較多,主要會涉及到公路工程造價以及預算、工程的測量和施工組織管理等相關的原理和方法。這些知識僅僅是分章分節的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并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實踐實訓,缺乏靈活應用和創新。同時教師多注重于教材理論教學,對于實踐方面的經驗多有缺乏,當前實踐的最新理論也了解較少,因此在教師的對實踐教學往往經驗不足,這也將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實踐能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并不能將所學習的知識與實踐有效的融合貫通。除此之外,學校設置的實踐教學活動也是虛擬的模型式的,并沒有正真讓學生學到實踐應用。
通過調查分析發現,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當前的教學需求,這也導致了現在大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因進一步的提升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量體裁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要參與者,通過學生的實踐探究所要學習的理論知識,一方面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目標的引導,讓學生首先明確課堂上將要學習的知識重點,然后通過一些問題的拋引,讓學生之間相互探究,通過學生的實際探究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靈活應用教學環境,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
公路施工組織與概預算是一門較為專業的課程,需要專業的人才培養與實踐的環境,在教學中需要合適的人才培養環境,爭強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針對性的開展學生的實踐教學,可以積極推進校企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生的培養。在企業工作的環境下,首先學生能夠接觸到真實的施工過程,同時熟悉概預算的基本方法,在生產實踐中,不僅可以體會到知識層面的內容,還可以結合實際工程中眾多工程因素,進一步實現二者的融合。其次,學生在企業的實際操作中,能接觸到一些有工程經驗的人員,他們的實際工程經歷也能實現理論知識的結果,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教材以外的知識,同時激發的學習積極性。大學期間學生的課余時間比較充足,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深入到企業,通過參與企業中的項目,實現教學與實踐的融合。在參與的過程中,可以向有經驗的師傅學習,他們的實踐經驗和方法也能幫助學生在學習上有進一步的提高,避免了學生實習時間短,積累不到經驗的不足。
公路施工組織與概預算課程實踐性較強,因此,在一般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情境與實踐機會。在教學中,也要善于應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通過對各種教學資源的收集處理,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進而推進探究性的教學模式的開展。
綜上所述,公路施工組織與概預算課程是一門注重實踐與應用的綜合性專業課程,理論知識在具體的教學中固然重要,但是實踐實訓能力更加重要。只有實現課堂教學與實訓教學的有機結合,才能提高學生的應用性能力,準確為社會培養新型實用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