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煉
(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銀山鎮雙塘小學,四川 內江 641000)
對于數學學科而言,在小學階段盡顯基礎性地位,強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傳統教育模式凸顯滯后性,學科素養備受矚目,是提升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正視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長遠性,將其作為新時期教育改革的核心,探討發展路徑,在根本上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對于核心素養,集中體現了適應與應對復雜環境的各種能力,更顯系統性與綜合性。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伴隨學生終身發展,是存在于社會所必須掌握的能力以及具備的品質。從內容上分析,核心素養以自主發展為重點,強調社會成員之間的協作與配合,保持與時代發展同步,以創新為基礎,最終實現個人品格、社會和諧與愛家愛國的目標。也就是說,核心素養是推動學生實現全面發展與進步的強大動力,在根本上促使學生掌握適應社會發展的基本素養與能力。
立足小學數學學科,其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教育改革不容忽視的內容,對提升學生數學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囊括數學學習的方方面面。如果以教師為切入點,需要教學方法與學生個性特征相吻合,強化教學模式的優化,加快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如果以學生為出發點,需要學生對全新的教學模式進行適應,尤其善于發揮學習主動性,以較強的積極性與熱情投入數學學習。基于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大大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增強,發散性思維得到鍛煉,強化邏輯能力的培育,加快理論向實踐的轉換,對小學數學學科的發展意義深遠。
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具體講,教師要善于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遵循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以便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主觀能動性,避免被動接受。教師要對學生個性進行分析,掌握彼此差異性,進行細致與全面的觀察,強化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的結合。例如,可以將舉例法融入教學之中。依靠貼近現實的實例,有效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另外,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鼓勵學生進行教具的制作,如針對多面體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而后手工制作長方體、正方體等。借助學生自己制作的教育,學生獲得更加直觀與形象的感受,強化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增強,動手能力得到鍛煉,培養數學模型構建思維,實現創新與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提高。
對于數學學科而言,邏輯性較強,是培養發散性思維與創新觀念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知識傳授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鼓勵,促使其積極參與思考。同時,適時對其進行引導,提升其探究能力,強化思維水平的有效鍛煉,在根本上實現發散性思維的培養。針對習題講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說出自己的解題想法,同時,給予及時的補充,強化拓展與延伸,促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具層次化與多元化。
立足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創新能力引起關注,事關個人成長以及社會進步。依托創新能力,促使學生突破傳統教育方式的束縛,強化個性培養。創新思維與小學數學的結合,有利于思維定式的打破。因此,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質疑的精神,鼓勵其發現問題與分析問題,自主進行探究,實現問題的有效解決。對于小學生,要善于抓住其好奇心較強的特征,激發求知欲,強化其對數學知識的探索。
在科技的推動下,教學方法呈現多樣性特征,多媒體教學發展迅速,教學模式更顯多元化,學生接受力更強,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學生學習更加便捷。當前,微課等新型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應用,靈活性突出,尤其滿足反復觀看的需要,學習效果增強,對核心素養的培養發揮支持性作用,強化師生之間的順暢溝通。
對于小學數學,數學意識是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了對數學學科的態度。只有構造良好的數學意識,才能加快建立科學的數學體系,強化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對數學思維的形成意義重大。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借助多種方法,如舉例法、推理法等,更加準確地理清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為構建優質的數學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立足新的發展時期,核心素養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基于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整個教學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因此,要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正確認識核心素養的涵義,正視其價值所在,以小學數學教學為切入點,制定行之有效的發展策略,以社會生活為背景,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在不斷質疑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強化學生邏輯思維、發散思維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此同時,要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將多媒體教學融入教學實踐,為核心素養的培養創造有利條件,加快構建科學的數學知識體系,為未來深入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在根本上促進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