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超
(廣西扶綏種畜場,廣西 崇左 532100)
縱觀我國農業發展歷史來看,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不同歷史時期之下進行了區別化的農業經營與發展模式。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我國農民受到了極大政策鼓舞,在特定歷史背景之下賦予了農民更多的土地經營、土地生產權益,這也帶動著農民增收。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日漸發展與進步,我國農村地區經營模式也出現了轉變,在農村剩余勞動力不斷向城鎮轉移的當下,農村地區的土地資源呈現出了高度分散、細碎化等生產模式,這也為農業經營規模化發展帶來了嚴重阻礙。近年來,我國農業經營出現了“小農戶與大市場、小規模與現代化”之間的矛盾。如何轉變傳統分散、小型的農業經營模式,促進農業經營工作朝著組織化、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已經成為當前農業生產與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本文將針對發展壯大農業經營規模的途徑進行詳細分析與思考。
積極促進農業經營規模化發展,可以最大程度上實現土地、農業資源的集中利用。在此基礎上,能夠推進現代化、自動化農機具在農業經營當中的大規模普及,促進現代化農業技術、農業生產工藝的發展【1】。規模化經營還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農資采購價格,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切實在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基礎上,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促進農業經營健康可持續發展。
農業規模化生產,可以切實有效的讓廣大農民從傳統繁重的工作當中解脫出來,為廣大農民節約了更多從事非農業生產創造時間與空間,增強農民收入【2】。與此同時,在土地流轉或者土地托管經營的基礎上,農民不僅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租賃的手段,獲取土地托管收益,而且還可以讓廣大農民獲取更多的時間到城鎮內進行打工,或者開展其他領域的經營與創收,實現了“離鄉不丟地、不種有收入”的現象,切實有效增強了廣大農民的收入。
想要實現農業經營規模化發展與進步,就應該從土地流轉的基礎上,為大規模、集中化、標準化的優質糧食、瓜菜水果、畜牧水產等農業領域規模化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在開展土地流轉的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我國相關要求,在地方政府的主持與引領之下,構建筑規范化的農村土地流轉平臺。做好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切實保障我國農民自身利益,在政府主持之下,給農民吃下一顆定心丸。由政府出資成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科學合理開展經營和運作,在政府的積極引領之下,為農村地區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等服務打下基礎。
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的趨勢必然是“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農業經營發展趨勢。為了有效的強化廣大農民的組織程度,實現農業規模化生產,就應該在政府與龍頭企業的帶領與引導之下,構建成“產+銷一條龍、貿+農一體化”經營模式。指導畜牧業生產農戶,強化家庭農場規模經營,將畜牧生產農戶與乳產品企業進行互聯與合作【3】。并且指導成立相關的行業組織,進一步深化資源共享互通有無。針對具備創業創新意識的農戶,可在組織與政府政策引領下,解決貸款難的問題。構建出農村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特色農業品牌,針對瓜菜水果來說,主體經營發展應該以無公害、有機、綠色化趨勢為主導,切實在構建壯大新型農業發展主體的基礎上,致力于“三品一標”質量認證。多渠道大力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進步與發展,實現農業經營模擴大與品牌化發展。
為了切實有效落實基層民主政策并帶動農戶致富,應該加快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強化對村級領導班子的培訓,定期開展學習與組織。通過實地調研和專業農業領域知識研究的手段,定期外出考察,借鑒先進地區的農業規模化發展經驗來拓展自身的發展思維【4】。此外,還應該大力發展規劃化農業生產、農業種植,有效強化基層組織發展能力,確保廣大農民的知情權與參與權。堅定開展“吸取現代化人才力量”,不斷充實農村基層組織力量,切實有效的通過基層組織構建的形式,強化農業經營領導人的專業知識。利用先進知識與手段,有效促進農業規模化發展,增強農戶自身生產質量。
總而言之,在當前時代發展與進步的當下,農業經營標準化、科學化、現代化發展已經成為當前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科學發展壯大農業經營規模,不僅可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而且還可以增強廣大農民經濟效益。必須要科學合理的結合本地區農業的實際情況,在穩步發展農村地區經濟的基礎上,促進現代化發展、標準化農業發展、可持續發展。致力于構建規范化農村土地流轉平臺,在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礎上,加快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全面促進我國農業經營發展的實際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