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
(江西省景德鎮市衛生學校,江西 景德鎮 333000)
兒科急診學是一門重要醫學學科,主要以臨床醫學為治療手段。近年來,兒童健康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為了滿足實際需求,要培養更多醫學人才。發揮出病例導入教學作用,和兒科急診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保證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
選擇40名畢業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15名,女生25名,平均年齡在24歲,學歷是本科。為了便于觀察效果,要設立對照組,其中男生9名,女生15名,確保相關工作順利開展,實現預期目標。向他們講解兒科急診病癥、病因、臨床癥狀、常規治療方法等,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為今后學習做好準備。實習生要查找相關資料,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然后組織討論,發表出自己看法和見解,最后通過整合得到有效結論。過程中學生要參與進來,發揮出自身主觀能動性,加深對兒科急診的了解,構建出一個完整的體系。對實習生進行兒科急診疾病基礎知識考試、疾病病例分析考核,通過觀察結果了解學習情況,對于綜合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實驗完成之后,對實習生學習水平進行觀察,發現有了明顯提升。主要是依據考核成績來決定,平均得分普遍提高,對兒科急診教學相關理論深刻了解。另外根據實際調查顯示,學生對病例導入教學模式滿意度比較高,認為是一種很好的模式,有利于改善學習效果。改變了單一教學方式,調動起參與積極性,在獨立思考中加深了解。和兒科急診教學融合在一起,便于知識的吸收。在對比結果的時候,還要發現存在不足之處,在改進中趨于完善,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增強學生綜合素質。在運用病例導入教學的時候,要結合實際情況,體現出較強針對性,才能將效果落實下去。要創新教學理念,意識到病例導入教學的重要性,才能發揮出有效作用。
首先教學模式單一。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理論灌輸,學生積極性普遍較低,
學習效果并不是很好。對于知識理解僅停留在文字表面,沒有和臨床急診聯系在一起,實踐能力比較差。其次是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完善是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維發展,會產生較大依賴性。最后是教學理念落后。將重點放在理論記憶上,實踐活動少,很難得到有效的鍛煉。由此可見,兒科急診教學存在著問題,為了有效改善,要在現有基礎上實現突破。對問題進行探討,找到其中原因,有助于優化教學效果。病例導入教學是一種有效手段,在傳統模式下實現創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斷改善課堂效果。
兒科急診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和其他臨床學科有著密切聯系。受到應試教育制度影響,學生花費大量時間記憶理論,忽視了實踐能力培養,在這方面比較欠缺。運用病例導入教學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將抽象知識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來,大大降低了理解難度,接受起來更加容易,促進知識內化吸收。在分析病例的時候,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營造出輕松、和諧的氛圍,充分調動起參與積極性,激發出內心求知欲望,更加自主投入進去。兒科急診教學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他們掌握學習主動權,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慢慢對兒科急診教學有新的認識,用知識來豐富自己,加深對學科的認知程度。
自主學習是能力的體現,在獨立思考中解決問題,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病例導入教學是在PBL教學方法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以經典病例為研究對象,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進行理論傳授,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學習,在自主探究中養成良好習慣。當然教師指導也是必不可少的,減少不利因素影響,指出其中存在不足地方,便于更好的改進,提高靈活運用能力。如果學生完全跟著教師思路走,場次以往就會形成固定思維,對知識理解停留在狹小范圍之內。但是在自主學習下,精神狀態是非常放松的,有利于激發出創新意識,學到更多新的東西。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原則,讓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去,在自主學習中提高綜合能力。
在傳統模式下,都是以理論灌輸為主,導致學生實踐能力較差,臨床思維意識缺乏。應用病例導入教學,構建出一個完整的體系,包括知識講解、病例導入、資料查詢、點評總結,以病例為主題展開。培養了學生以病人、疾病為問題思考的出發點,初步具備臨床思維方式,實現理論和實踐的融合。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臨床應用,幫助兒童治療疾病,所以良好思維模式是必不可少的,為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保障。病例具有真實性,在分析過程中可以學到新的知識,是對教學內容很好的補充,達到更加完善效果。只有具備了臨床思維模式,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語:綜上所述,試論病例導入教學在兒科急診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改善學習效果。發揮出病例導入教學的優勢,提高學生參與度,培養出優秀人才,推動我國醫療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