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羽梅
(貴州省修文縣扎佐中學,貴州 貴陽 550201)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通過創設各種情境挖掘學習潛能,激發學習動機,是教學雙邊活動的重要環節。近年來,情境教學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初中化學教學情境創設不僅有利于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的知識,還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情境創設的目的是激發學生認知,引發學生產生聯想,使學生對于所學的內容能夠更深刻掌握和理解。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錯誤的將情境創設看作是多媒體教學的代名詞,有的教師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就是利用多媒體,以視頻、動畫、圖片的形式創設情境。因此,在教學中制作的課件過于花俏,反而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其實,教學情境概念比較廣泛,凡是有利于加深學生理解記憶的都可以稱之為情境。
創設教學情境是為了服務教學目標,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有的教師不講實效,不顧教學內容,情境創設形式化現象比較嚴重。一是情境創設有始無終,利用情境引出所講問題就開始偏離軌道,不知道怎樣去挖掘情境中蘊含的化學知識。二是情境素材缺乏深度和廣度,一些教師在情境教學中將情境教學看作是活躍課堂的一種手段,一味追求課堂的趣味性,忽略了對學生雙基的培養,創設的情境與所學內容關系不大。例如,有的教師雖然在課堂教學前也找來許多精美圖片給學生欣賞,但是,引入的情境與所學化學知識關系不大,不僅無益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反而容易導致學生不在學習狀態。
情境創設一味追求“亮點”,初中化學教學情境創設需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設置情境內容,創設問題情境需要有一定的難度,讓學生分析探究后回答,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有利于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一些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缺乏經驗,尤其是那些青年教師,教材的整體性把握不夠,就盲目設計問題情境,導致設計的問題情境與學生的認知不符,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課堂知識導入是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點。因此,教師要創設教學環境來導入課堂知識。學生在學習初中化學時,對于化學實驗非常感興趣,教師做的每一個化學實驗都能夠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產生學習欲望。因此,教師可以依托化學實驗來創設教學環境。
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創設教學環境,使用光盤、視頻、圖片等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等教學課件能夠學習到課堂內容的相關知識。比如教師在教授《燃燒與火焰》課程時,教師可以選擇和教材相關的圖片、視頻來作為課前知識導入。教師可以播放2016 年巴西奧運會的圣火采集、傳遞及點燃的過程,也可以穿插進人類使用火的歷史。
教師還可以通過結合實際生活來創設教學環境,導入教學知識。教師通過列舉具體的生活實踐,拉近學生和化學之間的距離,能夠豐富教材中的案例,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知識,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現如今,很多化學習題都采用古詩方法來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用《警世賢文之勤奮篇》中的“梅花香自苦寒來”解釋《原子和分子》的擴散現象;用“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來比喻《碳單質化學性質》。因此,教師要盡量將詩詞、廣告語或與所要學習的內容相關聯,通過將與課題相關的格言、詩詞等作為引言來吸引學生融入教學中,渲染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中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源自于興趣。教師要創設有思維價值的問題情境,形成的新課堂形態,推出多樣性情境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推進課堂教學的深入。比如學生在學習《碳的化學性質》時,教師可通過幾個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書面材料為何要用墨汁寫?古代書法家用墨書寫或繪制的字畫為何能保存很長時間而不變色等?
2.新時期,中學化學教學課堂要不斷推陳出新來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合理設計教學問題來創設實驗環境。比如教師在講解《燃燒條件》時,可以設置以下教學問題:所有的物體都能夠燃燒嗎?根據日常經驗,能夠舉例說明有哪些物質不可以燃燒?所有的可燃物都一定會燃燒嗎?有什么條件嗎?
3.用影像資料創設問題情境。教師在《化學的作用》緒言教學中,可以將化學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意義、在人類生活生產中起到的作用等相關知識通過影片播放給學生,幫助他們理解化學的重要價值。同時,學生在學習一些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比如大氣污染、溫室效應等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播放環境污染產生的危害來幫助學生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4.用新科技創設問題情境。教師還要在教學中引進新的科技知識,利用高科技應用來創設情境,同時,教師也可以使用將“乙醇汽油”的應用為背景材料,來強化酒精知識內容的教學。
總之,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將課題相關的格言、詩詞等作為引言,能夠吸引學生融入教學中,渲染課堂氣氛;同時,教師可以在《化學的作用》緒言教學中將化學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意義等相關短片播放給學生,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的重要價值。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及生活實例來創設情境,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