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敏
(福建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在企業諸多資源中,人力資源是最為核心的資源,但企業在人才招聘和培養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第一是招工困難,各企業在人才的爭奪中都投入較大的力度,由于競爭激烈,人才稀缺,所以企業存在一定的招工困難問題;第二是培訓困難,企業對于新招入的人才需進行相關的企業文化、技術技能等方面的培訓,但苦于自身沒有專門的培訓機構與師資,需要與一些專門的培訓機構或職業學校合作。所以構建校企創新協助平臺一是能夠解決企業存在的人才需求方面的問題,增加人才儲備;二是能夠提升企業競爭力,企業利用高職院校人才、信息和科研等方面優勢,與高職院校開展科研項目合作以解決企業在經營管理和技術等方面遇到的難題;三是學生在校就讀期間就可接受專業的對口培養,針對性更強;四是企業為學生提供了實踐實訓的場所,使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縮短了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周期,學生在真實的實踐環境中學習,更有新鮮感,積極性增強;五是企業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習和就業機會,提升了學校學生的就業率,從而擴大了辦學效果,增加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構建校企協作平臺,可以讓企業與學校做到雙贏。
由政府指導同時加入行業企業的校企協同合作聯盟是當前合作的新方式和新形式。通過政府的指導和協調,以高校作為人才培養中技術和理論的出發點,建立一個由學校牽頭,融合政府和企業的三方聯盟,在此當中,政府是規則制定的監督者,學校發揮人才技術和教育資源優勢,企業提供設備設施和實踐條件,推動產學研結合與科技成果轉化,形成了一個人才培養共育、培養過程共管、學科專業共建、科技成果共享、問題責任共擔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和以學校為主體的知識創新相互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
當前的協同創新工程主要以開放和共享的原則來完成平臺建設,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他們缺少相關的研究資金,但與學校合作之后,企業能夠共享學校優質的研究成果,完成協同合作后,政府以資金投入,企業以捐贈的方式來幫助學校建設相關的研究中心,這樣做不但降低了企業的研究成本,還幫助企業擁有了一支高水平的創新團隊。另外,還可通過制定激勵政策、約束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使創新成果得到更好的發展,使項目質量得到更高的提升。
校企協作平臺需要融合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對于當前各行業來說都是較為重要的技術,無論是企業還是學校都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首先準備好雙方合作需要使用的相關資料,并且準備的相關材料需要具備開放、共享和高效的特點。傳統的合作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有效溝通,但是無法形成相關的跨區域合作,有了信息技術后能夠讓校企合作更加便捷、更加豐富多樣,合理使用信息技術能夠更好地搭建校企協作平臺,共享實訓設備、實訓室和電子圖書館。
構建協同創新聯盟協作支撐平臺,創建聯盟成員數據庫。將聯盟的章程、制度等信息公布于平臺上,企業院校可以依規申請加入聯盟,審批后相關信息納入創新聯盟成員數據庫。利用該平臺發布協同創新聯盟信息,圍繞技術需求匯聚科研人才,在互聯網環境下組建跨學科、跨領域、跨地區的協同創新體,開展創新研究。聯盟管理制度:將聯盟的章程、各項管理制度等信息公布于平臺上。成員管理:通過建立聯盟成員數據庫實現聯盟成員動態管理,企業院校可以依規申請加入聯盟,經審批后相關信息納入創新聯盟成員數據庫,成員也可申請退出,并按審批流程退出聯盟。信息發布:對外發布聯盟活動取得的成果,宣傳聯盟成員。
1.實訓基地的使用與管理
建立聯盟成員共享的實訓基地數據庫,數據庫包含實訓室功能、設備、狀態、可使用時間等內容。提供方便的數據查詢、統計服務,聯盟內的用戶可申請使用數據庫中的實訓基地;簡化儀器設備的使用和管理流程,保證實訓室高效穩定運轉,提高實訓基地的利用率。
2.技術交流論壇
技術交流論壇致力于為學校、企業、學生三方提供一個現代信息技術領域的信息交流平臺。通過該論壇可以獲得現代信息技術最新進展,可以進行專業知識交流,并分享技術創新成果。企業也可以把遇到的技術上的難題發布到論壇之上,以有獎問答的形式征集解決問題的方案,鼓勵教師學生進行實際問題的研究,也可以通過論壇挖掘有潛力的學生和教師資源,為技術攻關項目儲備人才。
綜上所述,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政府的指導下,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可以使職業院校實現和產業的對接,極大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確保其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合格的生產者和建設者,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永不枯竭的活力,為區域經濟發展和振興提供保障。在保障校企協作體制機制正常運行的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職業院校校企創新協作平臺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高職院校和相關企業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