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華
(吉林省大安廣播電視臺,吉林 大安 131300)
新媒體的概念,最早由美國戈爾德馬克于1967年提出。新媒體是在新網絡、新信息、新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媒體形態。新媒體的概念十分廣泛,其定義形式不同于傳統媒體的應用模式。相比傳統媒體,新媒體具有更多元化的傳輸和接收終端,在網絡信息技術、數字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基礎上,建立各種信息傳播的新載體,它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所有傳統媒體的數字化,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報紙和雜志、數字電視等。簡單地說:新媒體是一個環境。
傳統媒體實際上,是一種傳統的大眾傳播方式。對于傳統媒體來說,信息傳播的主要載體包括:報紙、報紙、通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和快速發展,互聯網逐漸成為另一個重要的媒體,控制著網絡平臺信息的大量輸入和輸出。由于傳統媒體自身的特點,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其用戶照比以前已經大大減少。然而,當今社會仍然需要傳統媒體,作為信息傳播的一種形式。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新網絡媒體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網絡新媒體的發展與傳統媒體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僅發展迅速,而且,成本遠低于傳統媒體。此外,制作過程非常簡單、方便、互動,可以不受任何空間和區域的限制。當然,由于網絡新媒體的優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傳統媒體的進步。特別是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新的網絡媒體,導致傳統媒體的地位和重要性逐漸下降。此外,考慮到傳媒業的整體發展,傳統媒體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期發展,促進新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是非常有效的途徑。
從傳統媒體的整體發展過程來看,傳統媒體已經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具有很強的權威性,這是新網絡媒體所不具備的。在新形式下,網絡新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好,使得信息傳播的方式變得多樣化,信息傳播也是自由的,傳統媒體信息傳播也是自由的。雖然,這種情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為人們提供便利,但虛假信息也變得勢不可擋,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網絡媒體的發展,嚴重影響了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進程。此外,在社會形勢不斷變化的新環境下,其對媒體市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所以,實現傳統媒體與網絡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是推動傳媒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嚴格來說,傳統媒體和網絡新媒體,屬于不同的媒體形式,因而,為了進一步促進兩者的集成,并確保其開發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必須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實際發展現狀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和創新媒體管理制度和改革。考慮當前發展形勢下,盡管,新的網絡媒體的發展前景都很好,但管理系統新的網絡媒體還有很多漏洞。由于一些主觀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導致其無法與傳統媒體在短時間內進行集成。因此,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兩者之間的共性應該明確,有針對性地開發管理系統,以確保兩者的有效整合。同時,要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適當調整企業的信息渠道和傳播方式,加強兩者的互補性,確保我國傳媒業能夠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和進步。
通過分析和研究傳統媒體,發現傳統媒體和新形式的網絡媒體有很大的區別,正是因為這種差異,新的網絡媒體已經極大地影響傳統媒體。為了促進二者的有效融合和發展,應在特定的發展時期,理解二者之間的差距,加強傳媒產業之間的相互融和。同時,要根據具體發展狀況,積極尋求合作機遇,確保它們的核心競爭力得到全面提升。
在過去的媒體發展過程中,其傳播方式相對單一,一直是在媒體中向受眾傳播信息。這種傳播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受眾的體驗。然而,隨著新網絡媒體的進一步發展,媒體的傳播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受眾接受信息的選擇也愈來愈多,有效地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因而,要進一步實現二者的融合與發展,就必須加強二者之間的互動。在節目發展的過程中,觀眾可以通過網絡等手段,與節目中的觀眾進行互動和交流。還可以建立網絡平臺引導用戶參與,讓更多的用戶可以發表評論,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此外,網絡新媒體應該繼續被應用,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也應該積極開放公眾微信,微博等,加強傳播的信息,如:手機和汽車收音機,等等,以確保最大的滿足人的需求。同時,也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伴隨社會的日益科技化和信息化,媒體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新媒體的出現使傳統媒體的生存和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目前,在中國的媒體格局中,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各司其職。然而,當它們分割媒體市場時,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資源,還取得了不盡如人意的效果。所以,在傳播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互補融合,務必要形成一個高質量、高效的信息傳播體系,才能夠促進中國媒體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在以后的日子里,對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概念、優勢與劣勢、融合與發展,還要進行全面的分析與探討,力求對二者的融合與發展,認識得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