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廣暉
(哈爾濱烈士陵園管理處,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在哈爾濱烈士陵園內有一座草玉和漢白玉砌成的烈士墓中,安葬著全國僅存的抗日將領的頭顱,他就是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軍長汪雅臣將軍。陵墓主體和底座都呈方形,主體后門中央墓室內設有桌臺,桌臺正中放置的玻璃缸里有藥液,里面安葬著一顆頭顱。每年清明節打開墓門供群眾瞻仰。這顆烈士頭顱是東北抗日聯軍在艱苦環境中舍生忘死的民族英雄代表,他再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是東北抗日聯軍在東北十四年英勇作戰的歷史見證。每當群眾瞻仰烈士遺首時,首先看到的是民族英雄年輕的面孔中帶著的堅毅和堅定,代表這群英雄對保家衛國理想信念的執著。要保存好頭顱,就要把他提升到文物價值高度,嚴格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守護好英雄頭顱,所以重視對烈士頭顱的管理和保護是未來一項長期的專業性工作。同時做好對汪雅臣烈士頭顱的研究和歷史文獻發掘,是當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傳播抗聯精神,研究東北抗日戰爭史的佐證之一。本篇文章對汪雅臣烈士頭顱的歷史發掘和保護進行剖析,目的是探索東北抗日聯軍英雄們為了民族解放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以此褒揚英烈們抗日到底的民族情懷和拋頭顱灑熱血的犧牲精神。
2008年10月8日,本人采訪了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共樂小區的72歲許鴻禮老人,詳細了解到烈士頭顱發現過程。1948年5月,當時被人民政府接收的偽公署監獄,因一場大雨將位于監獄南圍墻沖塌,需要把老房子拆除重建,監獄所長王志福帶領干警和部分犯人掀開地板,在挖地基的時候發現下面放著一個方形玻璃缸子,里面裝滿透明液體。由于施工人員疏忽把玻璃缸子打碎一塊,部分液體已經溢出。玻璃缸子里放著一顆人頭,膚色微紅,雙眼緊閉,牙齒潔白微露。縣政府組織人員辨認后無人知道是誰,于是請在五常縣的老抗聯戰士李生同志辨認,認出是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軍長汪雅臣將軍。根據這一情況,五常縣政府當即向松江省進行匯報,同時于東北烈士紀念館取得聯系,由縣政府秘書委派許鴻禮同志帶同屯一人將烈士頭顱坐火車護送到哈爾濱,直接送往東北烈士紀念館。1953年1月1日,周恩來總理去蘇聯訪問途徑哈爾濱時到東北烈士紀念館參觀視察,看到展館里擺放著楊靖宇、陳翰章、汪雅臣三顆烈士頭顱后,提出建議把三顆烈士頭顱收起等待中央指示??偫砘貒笥芍醒雰葎詹堪l出指示在哈爾濱烈士陵園興建汪雅臣和陳翰章兩位烈士陵墓,指示保留墓門供群眾瞻仰。1955年4月5日,清明節上午9時公祭大會上,兩位烈士頭顱正式安葬于哈爾濱烈士陵園。
為了保護全國僅存的烈士頭顱,1991年清明節前請黑龍江省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解剖教研室李亞光主任,帶領教研室同志為烈士頭顱更換藥液。從此就由這支專業隊伍配合烈士陵園共同負責此項工作。李亞光主任同研究室同志通過對頭顱的深入鑒定,得出結論是:頭顱完整面部表情自然,肌肉有輕微彈性,整體沒有經過解剖處理,由于長期放置地下頭顱面部呈現暗紅色,頸下刀口處仍然出現滲血現象但不嚴重。東北地區四季分明冬夏溫差較大,頭顱放置室外墓室中需要浸泡在福爾馬林、酒精、甘油、蒸餾水配置的藥液中才可以永久保存,每年開春都要更換一次藥液。
烈士頭顱的發現,標志著東北抗日聯軍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早期抗日武裝力量,對研究抗日史有深遠的歷史價值,也是日本侵華的殘暴罪證。通過研究烈士頭顱的歷史背景和生存戰斗環境,能夠明確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以及為世界反法西斯勝利作出的貢獻。一是,以往的中國抗日戰爭八年,更改為十四年,有了烈士頭顱為佐證更加明確,黨在東北領導的抗戰史,明確了東北抗日聯軍十一個軍在中國黑土地上戰斗的輝煌歷史意義。二是,證明了這群民族英雄的英勇頑強的戰斗氣概,正是激發民間無數股抗日武裝力量參加入伙的主要因素,英雄們運用黨的游擊戰術牽制了近三十萬的關東軍延遲六年才能入關侵華,這支隊伍在中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下得到貧苦百姓的愛戴和強力支援,抗聯精神為全面抗戰和國共合作成功起到了催化作用。三是,粉碎了侵華日軍在中國東北移民的陰謀,迫使關東軍不得不囤聚大量的軍隊在東北來維護地區的安全穩定,嚴重影響侵略者軍事基礎建設和軍事運輸任務。四是,烈士頭顱的發現過程可以明確證明當時清政府的傀儡地位,就是為了到傀儡皇帝處請賞才會如此處理我們的英雄頭顱。五是,再現東北抗日聯軍艱苦作戰條件,隨時把自己生命放到民族大義之后的殘酷生存環境,更加體現了東北抗日聯軍在黨的統一領導下的部隊紀律嚴明、作戰目標明確、游擊戰術統一、進退行動果斷的戰斗特色。六是,因被打散而進入蘇聯整訓的東北抗日聯軍,隨同蘇軍回國參加反法西斯作戰,這群人為能夠提前解放哈爾濱建立紅色政權起到重要作用,也為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基礎。
烈士頭顱的發現和保護是“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民族文化傳承體現,習近平主席講話中“祖國是人民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明確指出了時代賦予褒揚工作者的重任。將民族文化傳承與現代國防教育相結合,依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來激發新時代祖國建設者、保衛者的愛國熱情,讓舊中國恥辱史不再重演,讓中華民族后代都以“牢記歷史,不忘先烈”為警示來勵精圖治建設現代化強國,以實現“中國夢”偉大目標。保存和研究好烈士頭顱供后代瞻仰,就是把東北抗日聯軍史提升歷史高度,把深入研究抗聯精神作為愛國主義、共產主義和國防教育的主要目的。讓廣大群眾接受中華民族的振興理想,促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各領域發展,使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好地履行新時代民族傳承文化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