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青海西礦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青海 西寧 810000)
無論在哪個國家,這個國家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一定相互作用。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從全面發展國有制經濟,改為以國有制經濟為主導,引導私有制經濟發展;在探索的階段,我們以公有制為主體,協調發展私有制經濟;直到改革開放后,逐漸探索出適合自身的發展理念,即現在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體制并存的現狀。公有制和其他所有制,這一系列的變化充分顯現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互相作用的結果。
現如今,多種所有制經濟已經比之前的發展壯大,但國有制經濟的地位仍然不可動搖。這著重反映在國有資產于社會總資產中占上風,即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再多樣、再繁榮,都不可超過國有資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所占的比例。
因此,黨對企業有著調控與維護作用
首先,黨對所有企業的發展一視同仁,只有企業的經濟發展良好,國家的經濟才能穩定。當今的企業中,國有企業的需求很大一部分由黨和國家直接調控,受市場影響小、風險小,所以,基本不會有資金鏈短缺的危機。而其他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則由公有制經濟領導,受市場影響較大,但黨中央對非公有制經濟有著不同的方針政策,促進其更好的發展。
其次,黨對國有經濟起導向性作用。這種主導著重體現在,有關國家經濟命脈的重大企業或科學研究,必須牢牢抓在手中,即黨和國家占據支配、主導地位,把握其成長與發展,維護它們的穩定運行,對企業的發展起到導向性的作用。
綜上所述,中國的經濟始終掌握在國家與政黨手中,這是管理和促進國家發展必須要有的經濟基礎。只有我黨在中國的各行各業中起主導地位,才能更好的掌握這個國家的實時情況,引導其發展。
中國從剛建國時,微弱的發言權到如今的強硬表態,從一開始的被迫接受到現在的嚴詞拒絕。這是一個國家的企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共同努力將中國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發展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家的底氣。從另一個方向也肯定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確領導,肯定了黨政建設的重要性。
在中國共產黨的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入新時代的同時,也要破舊迎新,優化黨內組織結構,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局面;做到真正的公正、廉潔,踐行黨中央下達的指揮命令,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進行修改,真正的做到為民利民。
綜上所述,企業應該加大力度,優化自己內部結構,提高創新能力,并且要重視黨的實踐活動,把企業發展與黨建工作相結合,將重心從經濟利益轉移到黨政建設上來,努力消除企業與黨政之間的隔閡,做到全身心的信賴黨、依賴黨,在黨的指引下,努力讓企業的黨建工作更上一層樓。
同時,我們要把企業黨政建設與新時期結合,積極在企業內給員工開展黨建活動,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致力建設優秀企業文化,促使企業健康發展。
黨的根本觀點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鞠躬盡瘁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群眾,這是黨成立以來的目的,而且從未變過。不論是抗戰時期時戰火連天也好,還是現在和平時期的中美貿易也罷,黨一直都在積極協調各地,解決問題,致力于給中國企業一個友好生長的環境。
但就是因為黨給國家企業的大環境太過于安全,以至于許多國有企業在其舒適的溫床中慢慢腐爛。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他們把精力都集中于經濟效益上,另一方面在于他們沒有積極開展黨政建設活動,使得整個企業失去了靈魂與牽引。所以企業應時刻警醒,在黨的領導下適時開展黨建活動,深刻認知黨的領導的重要性,黨政建設的必須性。
中國共產黨原本就是由一群知識分子、愛國人士所建立的。他們原本就出身于人民群眾,最終也服務于人民群眾。
如今新興企業不斷的發展起來,使傳統企業備受打壓。然而黨政建設卻一味的向前看,力求企業轉型,并沒有考慮到傳統企業轉型的困難,也沒有結合大多數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制定一些詳細可行的政策。這致使許多老企業舉步維艱,使企業與黨的距離越拉越遠。
對此,黨應當切合實際情況,針對老企業實施不一樣的轉型政策,以更好的開展黨政建設;對待基層企業亦是如此,真正認清企業的剛需,制定針對基層企業有利的政策,以謀求更好的發展。
想要黨長久的發展就必須清正廉明,絕不貪財好賄。
一個組織的分崩瓦解,都是從他的內部腐敗開始的,分解是腐敗必然的結果。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分解就是從他的領導人賴小民開始的。因此,在我國領導人習近平主席上任后,緊抓貪污、腐敗,以雷厲的手段肅清了黨內一系列腐敗現象。
所以我們要自主優化企業結構,清除企業內部腐敗現象,注重員工培訓,提升員工個人素質。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作為一名黨政建設人員,要密切關注黨與企業的聯系,堅持黨的理論思想與企業相結合,執行黨的社會實踐,身體力行地完成各項工作,維護黨的光輝形象,同時在企業中開展有效的黨建活動,使得國家的各類企業中政黨建設得到最大程度地優化,實現更好更快的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