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平
(山西省吉縣示范幼兒園,山西 吉縣 042200)
培養幼兒的能力,要充分抓住幼兒的天性。 我認為主要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好奇心是一切問題的源泉,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好奇心是天生的,而最能激起這種好奇心的就是自然界中鮮活的事物。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因為知識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推動著進步。” 幼兒由于知識貧乏, 很容易對事物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 并會以自己的方式去進行探索和發現。在探索的過程中有時會“破壞”一些東西,如把玩具拆開等。通常,這些“破壞行為”體現了幼兒的一種探索欲望,展現了幼兒的好奇心。把玩具拆開是因為他想知道里面是什么樣的,為什么那么好玩?因此,幼兒教師首先應該正視幼兒的這種好奇、求知心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了解幼兒這些“破壞行為”背后真正的原因。如果幼兒教師此時只是斥責幼兒,就會扼殺幼兒的好奇心,破壞幼兒的求知欲。其次,幼兒教師要善待幼兒的提問。面對幼兒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幼兒教師應合理對待,采用合適的方式予以實事求是地問答。對于簡單的問題應及時問答,對于復雜的、一時難以回答的問題,可以和幼兒一起探尋答案,因為在參與的過程中,既讓幼兒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又可以使幼兒學會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對于幼兒好奇心的發展是一種無形的強化。
幼兒想象力的觸發點是幼兒的好奇心,在保護幼兒與生俱來的好奇心的同時,教師要給幼兒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展。引發孩子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是促進孩子智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拓展幼兒思維的一個重要途徑。
首先,要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可以給孩子提供充分的發現、探索的機會,幫助他們對周圍的事物產生興趣,并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這樣才能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想象的能動性。對于幼兒的一次次發現我們應該給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勵,注意鼓勵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的發問,鼓勵孩子的大膽想象。在游戲中,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往往更會激發孩子的探索,想象力就會逐漸豐富起來。
其次,平時我們可以多引導孩子聽一些童話故事,鼓勵孩子“構思”一些異想天開的故事;美術活動中我們可以讓幼兒自由創作,按幼兒自己的意愿自由畫畫;可給幼兒提供材料,鼓勵幼兒自己制作簡單的玩具,盡可能讓幼兒自由選擇玩具,鼓勵他們玩出花樣。當然所有這些舉動,教師應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讓幼兒在活動中有可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自己的想象得到認可,以至不斷增強其想象的自信心。
教育學家指出:“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自主性是幼兒自身成長、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新世紀人才必備的重要個性品質。給幼兒一個自主發展的空間,除了在物質環境上滿足幼兒的需要,在精神上我們更要去相信孩子,發現每一個孩子的優點,使其充分感受到被同伴接納、喜愛的快樂,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建立自信心。和孩子交流是與其建立平等的關系,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待他們的興趣、愛好,了解幼兒發展的需求,為他們提供寬松、充滿愛與平等的環境,幫助幼兒養成自立、自信、自尊、自我約束等良好品質。
每個幼兒都有自我表達和表現的需要,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我們也應該通過各種活動來激發幼兒自主發展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善于捕捉幼兒的興趣點,讓這興趣點成為幼兒學習的內容,使幼兒能按自己的興趣在自由的游戲和學習中獲得自主性發展。隨著幼兒興趣的不斷深入,生成了一些好玩有趣的活動,在活動中,他們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表現自己的個性特點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成功的體驗中進一步激發了幼兒自主發展的積極性。
鍛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從批評開始。心理學家高頓教授通過研究證實:從來沒挨過批評,在一片贊揚聲中長大的孩子,很容易變成 “小霸王”,這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沒有好處。讓孩子在幼兒時代就學會接受批評,這對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積極的意義。孩子們都會出錯,批評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批評也要注意技巧,我們的批評方式既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錯誤和認識不足,又要使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受到傷害。要游刃有余,既解決問題又能使幼兒心理得到鍛煉。
首先,在批評之前,我們應該評估一下這件事情的嚴重程度,找準需要的語氣。如果事情本來沒有那么嚴重,就不必大動肝火;同樣如果事情已經需要嚴肅對待的時候,就不能再那么溫柔耐心。要讓孩子明白老師生氣的原因,讓他通過老師的情緒了解這件事情的嚴重與否。讓孩子感受到此時事情的嚴重性,以便以后改正。其次,批評要及時,不要“找舊賬”。能在孩子犯錯誤后及時進行批評,對于他改正錯誤是再有效不過的了。當然,也有一些孩子在一個問題上總是犯錯誤,明明說了很多遍,批評了很多次,就是不能使其改正。這個時候我們應該仔細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批評方式出了問題,是不是應該換一種方式或者用一些新的方法加強孩子的警覺。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評孩子總在同一個問題上犯錯誤,只能引起他的反感,不論再怎么說他,他也不會認真改正了。總之,只要孩子學會善待批評,那么批評完全可以如同表揚一樣,成為鼓勵孩子前進的動力,而且還能起到表揚難以起到的警示作用。
幼兒教育是一項特殊的工作,各個幼兒在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上會產生不同的性格,經驗再豐富的教師也無法即時看到教育的果實,有待同行們去探索、交流。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身心發展的需要,采用耐心細致的教育方法,給孩子充分的關愛,就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自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