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繡和
(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拉市鎮美泉完小,云南 麗江 674100)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文本教材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對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以及實施語文課程自主化的學習策略有著切實的促進作用。依據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對學生進行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學生的努力和發展方向。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研究和工作實踐,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作以下淺析和論述,希望能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探究能力的培養起到切實的促進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離不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目標落實。在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目標的制定以及教學內容的落實,進行相關教學情境的創設。通過有效的教學情境創設,不但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在大力實施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日益凸顯。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人翁學習地位。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需要精心設計教學流程,在仔細研讀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文本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出情境教學的學習方案。情境教學的創設,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教學的網絡學習平臺,來豐富學生的學習視野,并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學《金色的草地》一課時,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情境創設,引領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早上、中午以及傍晚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在具體的情境學習中,學生能由教學課件的內容呈現從視覺上感知到早晨和傍晚草地是綠色的,是因為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攏的,而中午在蒲公英花朵張開時,草地就是金色的。在體會作者細致觀察的同時,還可以引領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進行事物的有效探究。如,向日葵為什么會隨著太陽轉動;含羞草被觸碰后為什么會“害羞”地低頭……由此可見,情境教學的創設,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機會。
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營造自主探究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特別注重課堂的紀律,教學往往在教師的引領下展開學習,學生的思維只能緊跟著教師的教學節奏,學生除了在提問時能自由發揮自身想法外,其他大多時間都不允許擅自發言,因而禁錮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抹殺了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和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自由發展和健康成長。因此,在當今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環境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在開放式的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多方交流,活躍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為學生構建自主探索、全面發展、共同成長的新型教學模式,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創造有利條件,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例如,《畫楊桃》這篇課文的教學,學生對本課的寫作思想不容易把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模仿課文的故事,將一個楊桃放在講臺,讓學生用筆簡單地畫出楊桃的輪廓,然后讓左右兩排的學生互相交換作品。學生由于觀察楊桃時所處的位置不同,畫出的圖案也肯定有很大差異,這時教師再讓學生互換位置,感受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時,所看到的圖形存在差異,自然而然就很容易理解課堂所表達的中心思想。這種平等、寬松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有效地提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又能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可謂一舉多得。
語文是一門貼近生活、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性學科。要想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并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積極地開展實踐活動,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語文新課標明確要求,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托教材內容,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積極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在實際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積極開展多元化的實踐活動,例如,辯論賽、演講比賽、閱讀心得討論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多質疑、多合作、積極探索,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自主創新的能力,使課堂成為創造性的沃土和樂園,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能有效地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從而達到自主探究的學習目的。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實施,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尊崇,要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要求我們一線教師,要積極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和欲望和熱情,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體會學習帶來的樂趣,使學生逐漸養成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疑是學之端,可以結合生活事例,利用問題激發學生自主討論,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啟迪學生思維,拓展學生視野;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呈現,學生在視覺、聽覺的體驗中,能使枯燥、生澀的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具體、生動,易于學生理解。由此可見,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探究習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也能起到關鍵性的促進作用,同時更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力,為社會培育出創新型的合格人才,從而能夠推動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實施新課程改革主要倡導的教學方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從教學情境的創設以及自主探究學習氛圍的營造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探究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是增強學生學習實踐、開闊學生學習思維的良好學習手段,對學生的持續發展有的良好的奠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