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杰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由此帶動了鄉村旅游發展,一股鄉村景觀設計熱潮席卷全國。鄉村景觀設計尤其注重當地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以獨有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為特色,追求景觀設計與當地文化的相互滲透。本文通過探究鄉村景觀現狀,挖掘當地文化底蘊,借鑒古代詩詞與繪畫藝術用于表達景觀設計中的詩情畫意。
關鍵詞:鄉村振興 ? 景觀設計 ? 詩情畫意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為解決“三農”問題作出了總體布局,即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來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及城市生活節奏加速,鄉村旅游越來越受到城市人們的喜愛。因此,鄉村擺脫傳統農村“臟亂差”的形象而著眼于鄉村振興規劃,鄉村形象日新月異、鄉村景觀愈發精致。
一、鄉村景觀蓬勃發展
(一)“鄉村景觀”的含義
鄉村景觀介于自然景觀和城市景觀之間,它源于自然景卻帶著人們生活印跡,但又不同于城市景觀的大氣磅礴;鄉村景觀設計介于自然景觀和設計景觀之間,它源于自然景觀而經過人們改造逐漸形成獨特田園風光,卻不同于設計景觀的井然有序。人們為了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而對原有鄉村地區的土地進行修改、完善和創造,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獨具匠心的鄉村景觀。
(二)“鄉村景觀”的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旅游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向往鄉村的田園生活,因此鄉村旅游比其他旅游更加受歡迎。鄉村旅游使城市居民提高生活的品質,讓農村居民擺脫貧困的束縛。
近年來,全國各地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奮力改造農村風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以改善當地居民生活環境。各地鄉村以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為導向,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現代綠色農業發展從而吸引更多的外來游客。隨著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全國各地掀起鄉村振興規劃的潮流,鄉村景觀設計也“熱”了起來。
二、鄉村景觀設計原則
鄉村景觀設計應充分展現鄉村的生態之美、人文之美、現代之美,使美麗與宜居并存,宜居與宜業相融。在進行鄉村景觀設計時應該遵循以下設計原則:
(一)整體性
鄉村景觀是一個協調統一的有機整體,規劃中應當注重保持其設計的整體性。設計者應從整體的角度進行各景觀要素的優化與重組,使設計與自然相互融合;從宏觀的層面發揮自然景觀的優勢并展現景觀設計的魅力,以塑造鄉村整體形象、優化鄉村景觀空間、改善村民生活環境。
(二)經濟性
鑒于鄉村經濟不發達,在進行鄉村景觀設計中應注重設計的經濟性。設計中應該盡可能采用當地的景觀營造材料以減少運輸成本;盡可能發揮當地的景觀營造技術以傳承當地營造文化;盡可能進行廢物回收利用以達到設計中的可持續發展。
(三)生態性
所謂生態性就是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應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等),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當地人們提供健康舒適的景觀空間,力求達到景觀設計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在景觀的營建過程中要協調景觀與自然、人與自然的相處關系,遵循生態保護和景觀設計相結合原則,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創造出鄉村獨特的生態景觀。
(四)地域性
鄉村景觀的形成具有自發性,當地人們的生產生活必然與當地地形地貌產生關系,從而衍生出來的歷史文化帶有地域本身的自然特點。在進行設計時應尊重鄉村原有肌理、生活習慣和歷史文脈,營建符合當地風土人情的景觀形態,精心打造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且賦予鄉土文化元素的人文景觀。
三、鄉村景觀設計中的詩情畫意
中國古典園林的營造追求“天人合一”,講究“詩情畫意”,這種崇尚自然、順應自然的設計理念延續至今并為園林景觀史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鄉村景觀設計常常以特定的景觀來表達“詩情畫意”的韻味。
詩情畫意,即如詩的情感、如畫的意境,指像古詩與繪畫中描摹的意境。景觀設計中的詩情畫意是指在景觀規劃設計中呈現出詩詞或繪畫中的場景。詩情畫意是中國古典園林的鮮明特色和獨有風格,鄉村景觀設計將設計與自然結合以彰顯田園之美,將文學、藝術融入設計之中以體現“詩情畫意”。
提及中國古典園林,無不想起“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渾然天成;提及園林景觀設計,無不想起“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幽峭深邃;提及鄉村景觀設計,無不想起“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豪邁灑脫。
四、設計實例——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嘉會鄉太平村太平屯景觀設計
(一)項目概況
在旅游業蓬勃發展的時代,桂林市在逐步完善旅游景點的同時很注重鄉村振興規劃以大力開展鄉村旅游。太平屯擁有醇厚的歷史文化以及獨特的地理位置,太平屯景觀設計旨在讓人們欣賞當地唯美景觀,品味瑤族文化特色。
設計提取了當地瑤族特色元素,將其運用于景觀規劃、景觀小品、公共設施的設計之中。同時收集與之相關的詩詞、畫作并以景觀的形式呈現出來,將人們帶入“田園風光”般的場景,感受“詩情畫意”般的意境。
(二)太平屯景觀設計方法
1.堅持以人為本理念
(1)設計中展現鄉村田園風光,讓人有種回到家鄉的幸福感;
(2)注重人性化設計,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要求;
(3)在考慮游客的實際需求之外更注重游客的心理感受,讓人們感受當地文化。
2.凸顯地域主義特色
(1)保護當地文脈肌理的同時合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
(2)注重現代設計與地域特色的相互融合;
(3)將瑤族文化元素應用于景觀小品和公共設施之中。
3.遵循生態設計原則
(1)既不破壞原始生態環境也不阻礙鄉村景觀設計的進行;
(2)延長景觀設計相關設施的使用年限,甚至循環使用;
(3)讓游客感受鄉村景觀無與倫比的綠色生態美景,使之放松身心、凈化心靈。
(三)太平屯景觀規劃設計
太平屯景觀設計以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以景觀道路的相互銜接突出了環湖景觀帶,并將游客帶入到景觀帶之中。通過收集太平屯文獻資料以及田園古詩、畫作,提煉出特定的場景并結合景觀設計方法將其意境呈現出來。
通過合理的功能分區形成流線順暢的鄉村景觀風貌:從主入口微景觀隨著生態車道引入中心區域,即為戲臺與籃球場;再用一條小徑將視線引入環湖景觀中心,在空間感受上體現“小中見大”的豁達;親水木平臺的設置為游客提供小憩、拍照、戲水的場地,穿過棧道可達湖中觀景亭,亭子不僅為平靜的湖面增添活力還可作為景觀空間的過渡;通過觀景亭進入油茶體驗區,游客可以親身體驗油茶的制作過程,感受瑤族風情;最后進入蘆笙木圓椅,在這里能夠感受鳥語花香、放松身心。功能分區充分考慮實際地形地貌,同時結合游客的需求,將景觀設計與詩情畫意表達得淋漓盡致。
明代趙迪《分得九仙觀送劉司務之天官》中“仙人吹笙期子來,碧桃花下應相待”表達了作者聽到友人吹笙而在碧桃花下靜靜等待。故而,設計蘆笙木圓椅這一場景讓大家感受詩詞中的韻味以及體驗遠離喧囂的靜謐。其設計元素提取于瑤族特有的樂器——蘆笙,采用長短不一的竹竿經過藝術形式的排列組合凸顯蘆笙的神韻。周圍的竹林營造出一種寂靜閑適的氛圍,使游客感受大自然的靜謐從而放松身心、恬然自得。
五、結語
中國傳統私家園林是充分展現了“三維立體的”詩情畫意,將觀者帶入詩詞中的場景、繪畫中的意境。鄉村景觀設計不但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有田園風光的詩情畫意,將兩者融合使鄉村景觀別具一格。設計源于自然卻高于自然,充分利用原有鄉村肌理并運用美學原則,使鄉村景觀設計具有地域性與藝術性,從而達到自然美、藝術美、意境美的有機統一。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宇振榮.景觀生態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3]王千意,黃瀅.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鄉村景觀設計——以常州梅林村為例[J].設計,2018,(23):67-69.
[4]張黎.江南園林的詩情畫意[J].現代園藝,2016,(01):75-76.
(作者單位:廣西城市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