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進
摘要:作為世界第四大軍隊和第八大制造業的擁有國——印度;高科技人才資源敢與美國媲美的世界第二大國,她正經歷著“印度的崛起”神話。高明的印度政府在制定“十五計劃”時,將2000年至2007年八年時間的經濟增長定為8%,但基于印度沉重的人口負擔、不平的產業結構、巨額材玖赤字、懸殊的貧富差距、落后的基礎設施、居高不下的銀行不良資產以及國內中姓制度和宗矛盾長存等現實情況分析,這一目標的實現頗為不易。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其經濟增長的速度令人嘆服,但在近年來,主要從全國經濟大危機后,印度經濟開始出現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的首次下降。本文主要就印度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印度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印度 ? 貨幣政策 ? 獨立性 ? 印度央行
作為世界第四大軍隊和第八大制造業的擁有國——印度;高科技人才資源敢與美國媲美的世界第二大國,她正經歷著“印度的崛起”神話。高明的印度政府在制定“十五計劃”時,將2000年至2007年八年時間的經濟增長定為8%,但經歷著人口負擔的沉重、產業結構的不平衡、財政的巨額赤字、貧富差距的加大、基礎設施的落后、銀行不良資產的產生等現實情況,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并不是那么容易。
一、印度國內經濟發展的現狀
(一)印度經濟快速發展
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其經濟增長的速度令各國紛紛表示嘆服。在印度政府發表的數據中顯示,2018年印度GDP的增速分別是:第一季度為7.7%,第二季度為8.2%,第三季度為7.1%,第四季度則為7.3%。世界銀行根據2018年全面印度GDP的增速進行預測,其預測在2019年印度的GDP增速將會達到7.5%。如果想要更準確了解其經濟狀況就要將印度的經濟放到世界范圍內進行比較,要是以同等的增速來衡量印度經濟的發展狀況,印度就會在2011年全年的國內生產總值高達4.457兆美元,并完成與世界第三的日本并列,僅次于美國和中國。
(二)人口基數大,人均數量小,貧富差異過大
印度經濟的發展速度雖然在不斷地提升,但由于印度人口基數大,雖然總產值排在世界前列,人均生產值卻還是很低,也不能躍入世界前列的水平。2011年,印度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3,69美元,僅居于世界第129位;美元匯率則為1,39美元,則為世界第140位,貧富差異過大,使得全國10%的人口掌控著全國近三分之一的收入。
(三)信息產業在世界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印度的信息產業、軟件等,在世界有著重要地位,有“程序員之國”的稱號,印度的計算機軟件行業在世界堪稱一流,同時國外著名企業的大量高級管理和技術人才很多是印度人,因此印度人接手了很多硅谷的軟件外包業務,而且印度在世界中的CEO數量也堪稱一流,印度人在美國很多知名公司的管理層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跡,也因此,印度也有“世界辦公室”的美譽。印度也就成為21世紀全球最主要的資訊服務業生產國;電腦軟件輸出國甚至成為眾多軟體工程師的祖國。
(四)印度是以農業為主的大國
印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是農村人口。印度也是世界上的產糧大國,他們擁有的可耕地占世界的10%,面積約為1.6億公頃。印度的國土面積雖不到中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但他們擁有的耕地面積卻是亞洲的第一位,遠遠超過中國,同時也因其地理位置處于熱量,雨水充足,極大的推動了農業的高度發展。因而,完全體現出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它主要靠著農業的生產才能養活數量如此龐大的國家。
(五)印度有發達的旅游業和服務業
印度的旅游業和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旅游業作為印度政府重點發展產業;也容納大量的勞動就業人員,提供多達兩千萬個就業崗位,從業人員將近五千萬。因其獨特的人文風光、歷史古跡,吸引了無數的旅客,致使旅游人數逐年增加,旅游方面的收入也不斷攀升。
(六)人口眾多,對外勞務輸出量大
巨大的人口,使得印度擁有龐大的對外勞務輸出,進一步促進了印度的經濟,成為印度的支柱產業。人口眾多,在國內無法提供眾多就業崗位的基礎上,更多的人選擇對外勞務,而賺回的外匯總額巨大,為印度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印度擁有自己的貨幣政策
獨立的貨幣政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貨幣政策獨立脫離中央政府的控制,中央銀行可以根據經濟形勢制定自己的獨立貨幣政策,不受政府的干預;二獨立性是本國的貨幣政策不受外匯率的影響,要保證匯率的固定才能進行貨幣的發放回收,貨幣政策的變化因匯率而變,也就是說,貨幣政策不能再用于國內經濟的調整,從而失去了其獨立性。
在印度獨立后,實施的貨幣政策中,既有西方國家長期使用的傳統方法,也有根據印度實際情況所實行的特殊手段,而印度貨幣政策的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貼現率政策;2、融資政策;3、現金儲備要求;4、法定清償要求;5、公開市場業務;6、信貸計劃;7、大額信貸批準制度;8、選擇性信貸;9、利率限制;10、貸存率。
為促進經濟增長,印度央行近一年來已經連續兩次降息。印度央行在今年4月1日發布的公告中指出,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4月2日—4日召開雙月貨幣政策會議,這是印度2019—2020年度的首個雙月貨幣政策會議。央行于4月4日發布新的貨幣政策,由于印度通貨膨脹率遠低于印度央行設定的中期目標,又加上下滑的經濟增速、世界經濟增長得亂象等因素,印度央行本財年將降息25個基點。
在此以前,印度證券經紀機構Anand Rathi的首席經濟學家表示,經濟增速蕭條,通脹平穩,印度央行似乎沒有任何理由不在本次會議上做出降息決定。也許央行降息幅度會超過25個基點。
通貨膨脹導致印度物品無論零售價格指數還是批發價格指數都有所上升。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另一個風險是全球原油價格的上漲。石油同時也是印度最大的進口商品之一,而今年已經上漲逾將近30%,目前石油的交易價格約為每桶70美元。印度央行指出,油價前景仍然不明朗。石油輸出國組織3月石油產量已經降至四年的低點。除此之外,美國對委內瑞拉和伊朗的制裁,限制了對全球的原油供應,從而推高了油價。印度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將綜合考慮零售通脹、工業生產和全球經濟前景等數據。
印度制造業疲弱的表現,已將1月份工業生產增速從一年前的7.5%拉低至1.7%。同時,印度2月份CPI為2.6%,遠遠低于央行預設的中期通脹目標。最后印度央行的公告顯示,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以4票對2票通過降息決定,以5票對1票通過“中立”的貨幣政策立場,這就意味著央行對貨幣的進一步寬松保持警惕,并且意見高度一致。
三、印度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印度貨幣政策經歷了近四十年的時間才發展成現在的樣子。
印度央行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推出了一些貨幣市場工具,同時也放松了對已存的貨幣市場工具利率的管制,當時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是傳統的現金準備金率;1997年4月,通過發行特別國債來實現自動貨幣化的做法被完全取消后,貨幣政策正式開始在操作上獨立起來;1998年4月,印度央行宣布,將其切換成“多個指標的方法”,就是在貨幣政策制定過程中,除了“廣義貨幣之外,還要考慮不同市場的利率或回報率,同時也包括貨幣市場、資本市場、政府債券市場等。也會考慮到通過銀行和金融機構擴張的信貸、貨幣,以及印度本國的財政狀況、貿易、通脹率、匯率、產出以及外匯市場上以高頻交易為基的交易與再融資數據等。”;2000年,印度央行設立了流動性調整工具; 2004年4月,流動性調整工具進入固定利率隔夜拍賣模式;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印度第四季度工業產出首次出現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的首次下降;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越來越大,自2010年4月到2013年底,印度的貨幣政策逐漸收緊,此期間,為2014年印度央行通脹目標制的確立奠定了基礎,到2019年,印度央行本財年的首次雙月貨幣政策會議降息25個基點。
為了保障經濟穩健增速,印度央行堅守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始終堅持抑制通脹的關鍵抓手是控制流動性,致使印度的貨幣政策逐步實現了獨立性。印度得的幣政策要更大程度的獲得其獨立性,更好的對本國的經濟進行調控,才能更好的對本國的經濟進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小雪.保持定力的印度貨幣政策[J].中國金融,2015,(06).
(作者單位: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