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靜 牛帥楊 宋燕燕 蔡穎

【摘要】 目的:探討音樂療法聯合語言認知訓練治療兒童孤獨癥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孤獨癥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照組(n=35)與觀察組(n=35)全部采用語言認知訓練,另在后組中加用音樂療法,比較治療效果。結果:PEP3量表中的認知(語前/語后)評分(41.28±5.02)分、語言表達(28.57±2.94)分、語言理解(28.25±4.06)分、溝通合格分數(45.17±2.86)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3.87±4.33)分、(20.98±3.07)分、(21.85±3.64)分、(35.67±2.1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PEP3量表中的其它維度評分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兒童孤獨癥在語言認知訓練的基礎上聯合音樂療法,能夠顯著改善患兒的語言表達與理解能力。
【關鍵詞】
兒童孤獨癥;音樂療法;語言認知訓練
孤獨癥患兒的核心癥狀便是語言發展障礙[1],比如言語形式異常、語言理解能力受損、言語發育遲緩、言語運用能力受損等。本研究在語言認知訓練的基礎上,給予患兒音樂療法,并將應用效果與單一語言認知訓練進行比較,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納入本次研究的70例孤獨癥患兒全部來自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所有患兒都符合美國精神病學學會制訂的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4版中有關嬰幼兒孤獨癥的診斷標準[2],由2名高資歷的兒童心理醫師、兒童精神病學醫師進行確診。排除Rett綜合癥、嚴重軀體性疾病、語言發育遲滯、精神發育遲緩以及其它原因導致的智力障礙。對照組35例,男患兒23例、女患兒12例;年齡1.7~7.2歲,平均年齡(3.48±0.92)歲。觀察組35例,男患兒25例、女患兒10例;年齡1.5~7.3歲,平均年齡(3.51±0.87)歲。兩組孤獨癥患兒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語言認知訓練:1)模仿手勢和動作:先向患兒示范一步動作,掌握后,再示范二步、三步動作讓患兒模仿。2)對視訓練:用食物、玩具、聲音吸引患兒的視線。3)發育訓練與構音器官訓練:通過哨子、羽毛、蠟燭等物品讓患兒練習呼吸,從元音開始,逐漸過渡到輔音、單字、單詞和句子,訓練發音。利用交通工具的聲音或者動物的叫聲訓練擬聲詞[3],指導患兒張嘴、閉嘴、唇前突、唇后縮、舌前伸、舌后縮、舌上抵、舌兩側運動。4)家庭強化訓練:在生活中,家長重視強化患兒的語言技能、技巧。感覺訓練20次為1個療程,4次/周。聽覺統合訓練10d為1個療程,2次/d。語言訓練20次為1個療程,4次/周。
音樂療法:1)相互問候:唱“你好歌”。2)音樂聆聽:通過兒歌、鋼琴曲激發患兒的快樂情緒。3)挑選樂器:由患兒自行挑選喜歡的樂器,培養其聽從指令的能力。4)演奏樂器:也可以一邊演奏一邊哼唱歌曲。5)音樂律動:演奏樂器的同時進行身體律動。6)活動結束:患兒和治療師一同演唱“再見歌”。20次為1個療程,2次/周。
1.3觀察評定標準[4]
通過兒童心理教育評核第3版(PEP3)評估患兒的治療效果,量表包括6個維度:認知(語前/語后)、語言理解、語言表達、小肌肉、大肌肉、模仿(視覺/動作)。前3個維度的評分屬于溝通合成分數,反映的是患兒的聆聽、講話、閱讀和寫作能力;后3個維度的評分屬于體能合成分數,反映了患兒的手眼協調能力以及大肌肉的運動能力。評分越高表示治療效果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兒的PEP3量表評分比較:觀察組患兒的認知(語前/語后)、語言表達、語言理解與溝通合格分數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大肌肉、小肌肉、模仿(視覺/動作)與體能合成分數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孤獨癥患者的主要表現是社會交往障礙、語言發育障礙、興趣狹窄以及刻板重復行為等,這是一種臨床常見的行為障礙綜合癥,也叫做自閉癥,病程緩慢,發病機制復雜,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嚴重影響后果。孤獨癥兒童最典型的癥狀是語言發展障礙,這也是所有孤獨癥患兒都存在的問題。資料表明[5]:語言行為訓練能夠激發患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患兒的語言表達和語言理解能力。而音樂治療卻是治療孤獨癥患兒的新嘗試。音樂療法是評估、診斷、治療孤獨癥的有效工具,且在近些年來得到了廣泛的關注。音樂治療是通過不同音樂形式從而達到促進患者自我認知,建立相互交流關系,投射內心想法、表達內心感受等為目標的治療方法。孤獨癥兒童在語言表達方面存在缺陷,用音樂代替語言進行表達,是一種非常適合的方法,促進患者的自我意識、語言、社交、認知及感知等能力的發展。
本研究通過PEP3量表評估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結果表明:觀察組的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語言理解以及認知(語前/語后)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表明:基于語言認知訓練對孤獨癥患兒采用音樂療法,對于改善患兒的語言發育障礙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華鈺.音樂治療對孤獨癥患兒語言發展效果的個案研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22(03):261264.
[2] 張秋,王玉龍,李華,等.音樂結合語言訓練治療兒童孤獨癥語言交流障礙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5,(18):41514153.
[3] 李瑞玲,楊曉艷,曹春紅,等.音樂療法結合語言訓練對孤獨癥兒童語言康復的療效觀察[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16,14(03):220223.
[4] 郭樹萌,李慧娟.音樂治療在孤獨癥兒童語言康復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2):55885589.
[5] 程虹毓.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孤獨癥兒童音樂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13):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