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燕

【摘要】 目的:分析女性健康體檢者宮頸人乳頭瘤狀病毒(HPV)感染相關因素。方法:選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女性健康體檢者,回顧性分析受檢者臨床資料,統計HPV感染情況,分析易感因素。結果:80例女性健康體檢者發生HPV感染共計7例,感染率8.33%;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初次妊娠年齡、流產次數、性生活前后是否洗澡、性生活頻率、性伴侶個數和宮頸糜爛與HPV感染發生關聯密切,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其中性生活頻率(OR=6.516,P=0.032)、性伴侶個數(OR=8.527,P=0.021)和宮頸糜爛(OR=0.415,P=0.039)為HPV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性生活頻率、性伴侶個數、宮頸糜爛是女性健康體檢者HPV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
【關鍵詞】
健康體檢;HPV感染;危險因素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病癥,近年來國內宮頸癌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而宮頸人乳頭瘤狀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導致宮頸癌病變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研究防控健康女性HPV感染的有效路徑[1]。為了降低女性HPV感染風險,探索更加科學的防控方案,本文就女性健康體檢者HPV感染相關因素展開了如下分析。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女性健康體檢者。納入標準:1)本院門診行婦科檢查女性;2)年齡22~57歲;3)參與匿名調查,研究對象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子宮切除病史、宮頸手術病史;2)妊娠及哺乳期女性;3)婦科惡性腫瘤史;4)性疾病史;5)臨床資料缺失。患者年齡22~57歲,平均(40.69±3.39)歲。剔除精神病、患病急性期、嚴重心肺及腎臟功能障礙、術前合并感染病病例。
1.2方法
采用專用采樣刷(美國Digene公司提供)在宮頸口沿逆時針方向旋轉3周,10s后取分泌物置入宮頸細胞采集管(南京凱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中,-4℃環境下保存。離心處理后棄上清液,保留沉淀。添加RNA提取液,采用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法檢測,試劑材料源于南京碧云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取待測標本病毒載量,高出臨界值即為陽性[2]。
1.3觀察指標
1)統計HPV感染情況,分析導致HPV感染的相關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2)采用logistic回歸法篩查影響HPV感染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3.0處理數據,以χ2檢驗無序分類資料(n,%),以t檢驗數值變量資料(±s),多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多因素分析運用logistic回歸法,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單因素分析結果
80例女性健康體檢者發生HPV感染共計7例,感染率8.75%(7/80)。經分析后發現,初次妊娠年齡、流產次數、性生活前后是否洗澡、性生活頻率、性伴侶個數和宮頸糜爛均與HPV感染發生相關,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初次妊娠年齡(標準誤差:2.865; wald χ2:7.326;OR值:3.674;P值:0.109;95%CI:0.728~31.257),流產次數(標準誤差:0.089; wald χ2:3.804;OR值:2.995;P值:0.682;95%CI:1.013~96.543);性生活前后是否洗澡(標準誤差:0.523; wald χ2:0.849;OR值:3.651;P值:0.158;95%CI:1.127~30.381),宮頸糜爛(標準誤差:0.683 ;wald χ2 :5.398;OR值:0.415;P值:0.039;95%CI:0.741~18.209),性生活頻率(標準誤差:1.239; wald χ2:11.527;OR值:6.516;P值:0.032;95%CI:0.562~34.749),性伴侶個數(標準誤差:0.741;wald χ2 :23.208;OR值:8.527;P值:0.021;95%CI:0.681~9.263)。由此可知,性生活頻率、性伴侶個數、宮頸糜爛是導致HPV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
3討論
廖琪[3]對2368例女性健康體檢者研究后發現,HPV感染與女性初次妊娠年齡、初次性生活年齡、性生活頻率、流產次數、性生活前后是否洗澡等因素關聯密切,針對此類高危人群加強易感因素宣教,減少危險因素,有助于改善子宮頸疾病發生情況。結合本文研究結果可知,性伴侶個數、性生活頻率和宮頸糜爛是導致健康女性發生HPV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初步分析,這是因為此類因素均會導致人體宮頸柱狀上皮細胞生理性修復能力降低,損傷宮頸,減弱機體HPV免疫力,增加健康女性HPV感染風險。為此有必要針對此類高危群體,展開預防性宣教,通過發放健康宣教手冊、舉辦健康知識講座、櫥窗張貼宣傳畫等多元化形式,增進健康女性對HPV感染預防知識的認知和了解,促使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作息規律,加強性衛生,減少性伴侶,控制性生活頻率,從而預防子宮頸疾病發生。
綜上所述,本文對80例女性健康體檢者發生HPV感染的易感因素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發現HPV感染與流產次數、初次妊娠年齡、性生活前后是否洗澡、性生活頻率、性伴侶個數和宮頸糜爛關聯密切,其中性伴侶個數、性生活頻率、宮頸糜爛是HPV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為了防控HPV感染發生,應加強健康教育,指導女性堅持定期檢查,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 連菲,陳靜娜,楊永泉,等.1730例女性健康體檢者高危型和低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情況調查[J].傳染病信息,2017,30(05):5659.
[2] 陳韻清.廈門地區健康體檢女性HPV感染情況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01):137138.
[3] 廖琪.2368例女性健康體檢者HPV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7,26(0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