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麗
【摘要】 目的:探討分析異位妊娠的臨床病理,為早期異位妊娠診斷提供臨床依據。方法:將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異位妊娠患者作為研究對象,50例異位妊娠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將標本進行病理學檢查。結果:異位妊娠子宮內膜形態多樣:蛻膜組織伴腺體分泌反應有16例(32%),蛻膜組織和腺體高度分泌伴隨AS反應有11例(22%),分泌期伴隨間質呈蛻膜樣變9例(18%),腺體表現出分泌期變化有7例(14%),子宮內膜表現出增殖期變化、伴隨出現子宮內膜腺體局灶性相似4例(8%),增殖期反應3例(6%),但是沒有絨毛與滋養葉細胞形態;在50例異位妊娠患者中,輸卵管妊娠41例,其中19例壺腹部,10例峽部,7例間質部,5例傘部;卵巢妊娠4例,宮頸妊娠3例,宮角妊娠2例。結論:分析妊娠患者的臨床病理,再結合動態監測血HCG結果,有利于早診斷、早治療異位妊娠。
【關鍵詞】
異位妊娠;臨床病理;分析
孕卵在子宮腔外著床發育的異常妊娠過程,病因常由于輸卵管管腔或周圍的炎癥,引起管腔通暢不佳,阻礙孕卵正常運行,使之在輸卵管內停留、著床、發育,導致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在流產或破裂前往往無明顯癥狀,也可有停經、腹痛、少量陰道出血。破裂后表現為急性劇烈腹痛,反復發作,陰道出血,以至休克。異位妊娠是急腹癥,其中最常見的異位妊娠為輸卵管妊娠,一些發生在特殊部位的異位妊娠因為臨床癥狀不典型而不容易確診,但是總的來說,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發現率已經有了顯著提高。為了進一步提高對異位妊娠的認識及診斷率,將本院收治的50例經手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的異位妊娠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此臨床病理特點進行分析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異位妊娠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在19~43歲,其中經產婦27例,未產婦23例。有人工或藥物流產史的患者有19例,盆腔炎史8例,剖宮產及盆腔手術史6例。在50例患者中,32例有明確停經史,21例陰道流血,28例宮頸舉痛及42例腹痛。
1.2研究方法
50例異位妊娠患者均實施手術治療,手術后將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使用濃度為10%的甲醛溶液進行固定,接著采取石蠟進行常規切片、HE染色,結合患者子宮內膜形態特征來實施病理學診斷和分型。對于子宮內膜組織檢查沒有滋養葉細胞或者是絨毛的患者,每2d來監測患者的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如果2d內βHCG沒有成倍地增長,那么就可以診斷為異位妊娠。
2結果
2.1異位妊娠子宮內膜變化臨床病理分析
異位妊娠子宮內膜形態多樣,但是沒有絨毛與滋養葉細胞形態。異位妊娠患者子宮內膜變化類型分為以下幾種:1)蛻膜組織伴腺體分泌反應有16例(32%)。這種類型的子宮內膜由大片蛻膜組織與有分泌表現的腺體構成,其中腺體呈現出裂隙樣改變。2)蛻膜組織和腺體高度分泌伴隨AS反應有11例(22%)。大片蛻膜組織、腺體分泌程度高,子宮內膜的上皮細胞表現出異型性。3)分泌期伴隨間質呈蛻膜樣變9例(18%)。子宮內膜沒有出現大片的蛻膜細胞,胞漿紅染像蛻膜樣。4)腺體表現出分泌期變化有7例(14%)。子宮內膜間質沒有顯著的蛻膜樣變化,但是能夠看到少數腺體表現出AS反應。5)子宮內膜表現出增殖期變化,伴隨出現子宮內膜腺體局灶性相似4例(8%)。腺體數量少,且腺體上皮細胞表現出立方形,呈現出單層排列,可以出現核大深染、突向腔內,出現單個腺體AS反應。6)增殖期反應3例(6%)。腺體數量較少,間質細胞表現出梭形且緊密排列在一起,無法找到單個呈分泌期變化的腺體。
2.2異位妊娠患者病理檢查結果
在50例異位妊娠患者中,輸卵管妊娠41例,其中19例壺腹部,10例峽部,7例間質部,5例傘部;卵巢妊娠4例,宮頸妊娠3例,宮角妊娠2例。
3討論
異位妊娠的發病原因目前還不是很明確,一些專家學者總結多年的治療經驗得出了可能導致異位妊娠的有關因素[12]:1)人工流產,有過人工流產的女性可能會導致盆腔感染、子宮內膜損傷及子宮內膜異位等,這增加了異位妊娠發生幾率;2)在子宮內放置節育器,因為節育器對于人體來說屬于異物,所以會導致女性出現異物反應[3]。節育器的放置使得子宮內環境改變,由此促使宮內出現非細菌性炎反應,子宮內膜中的白細胞與巨噬細胞聚集在一起,孕卵著床受到阻礙,但是這不會完全阻止輸卵管內的卵子受精與著床;3)有過剖宮產或盆腔手術史,兩種手術操作會使得輸卵管的功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損傷,由此影響孕卵的移行,異位妊娠的危險性隨之增加;4)子宮宮腔環境不佳、子宮內膜異位癥等也會導致異位妊娠的發生[4]。除此之外,異位妊娠的診斷與鑒別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進一步治療的基礎與前提,本次研究采用病理檢查分析的方法進行診斷與鑒別。所有的患者均實施手術治療,并在手術后將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使用濃度為10%的甲醛溶液進行固定,接著采取石蠟進行常規切片、HE染色,結合患者子宮內膜形態特征來實施病理學診斷和分型。對于子宮內膜組織檢查沒有滋養葉細胞或者是絨毛的患者,每2d來監測患者的血βHCG,如果2d內βHCG沒有成倍地增長,那么就可以診斷為異位妊娠[5]。在病理檢查分析之后,能夠得出異位妊娠的具體部位:在50例異位妊娠患者中,輸卵管妊娠41例,其中19例壺腹部,10例峽部,7例間質部,5例傘部;卵巢妊娠4例,宮頸妊娠3例,宮角妊娠2例。特殊部位的異位妊娠的臨床特征并不典型,發病率也很低,很容易將其誤診為其他類型、部位的異位妊娠,其中卵巢異位妊娠與輸卵管異位妊娠比較相似,且因為HCG陰性,所以手術前很容易將卵巢異位妊娠誤診為輸卵管異位妊娠;宮頸異位妊娠則容易誤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該特殊部位的異位妊娠一旦被誤診并盲目實施手術時,發生大出血事件的幾率也隨之增大,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比較罕見的一種異位妊娠是腹腔異位妊娠,這種異位妊娠多屬于繼發性異位妊娠。
綜上所述,分析妊娠患者的臨床病理,再結合動態監測血HCG結果,有利于早診斷、早治療異位妊娠。
參考文獻
[1] 申慧霞.輸卵管妊娠臨床和病理分析[J].醫藥前沿,2014,23(12):228.
[2] 文冠鳳.異位妊娠患者的發病原因調查及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05):101103.
[3] 宋金英.873例宮外孕臨床病理特征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43(09):71.
[4] 陳志妍,彭巍煒,黃偉俊.經陰道三維超聲、斷層超聲顯像技術診斷早期異位妊娠臨床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8,11(08):990993.
[5] 王玉東,周赟.早期異位妊娠快速診斷新方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7,33(09):88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