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煌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都潛藏著生理的、安全的、感情的、尊重的、自我實現的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激勵機制作為調動和激發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有效手段,在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一、企業管理中的主要激勵方式
長期以來,企業注重采取各種激勵機制,調動員工參與企業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經濟激勵,滿足生理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是推動人們行動的最強大的動力。近年來,國有企業通過提高崗位基礎薪酬級差、加大績效考核、發放技術津貼、設置特殊貢獻獎勵等經濟激勵政策提高員工的收入,有效地提高了國有企業員工的生活質量,基本滿足了員工的生理需要。
2.情感激勵,滿足感情的需要。落實“一崗兩責”思想政治工作責任制,深入開展“六必訪、六必談”、黨員聯系困難戶、金秋助學和節日慰問等活動,及時解決員工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思想問題,持續改善員工生活、工作環境,促進了員工“以企為家”觀念的樹立。
3.榮譽激勵,滿足尊重的需要。組織開展“雙先”評選表彰活動,積極營造濃厚的學先進、比貢獻的氛圍,讓具有代表性的先進人物,得到了必要的物質和精神獎勵,滿足了受到尊重的需要。表彰各類先進集體,進一步培養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知識激勵,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開展業務技術知識培訓、崗位技術練兵比武,不斷提高員工的業務技術素質。設立技術技能職務津貼等經濟傾斜政策,鼓勵員工學技術、學業務。選送部分骨干人員參加脫產學習,對自主參與學歷教育的,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等,激發職工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激情。加大優秀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對德才兼備的人員委以重任,搭建施展才華和抱負的平臺,滿足優秀人才自我實現的需要。
二、企業激勵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激勵措施應用得當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工作斗志;相反,應用不當,不僅不能激勵斗志,反而會打擊大部分員工的積極性,產生負面效應。國有企業激勵方式中存在的主要不足體現在三個方面。
1.受激勵的主體過大,針對性不夠突出。采取的激勵政策大都是針對某一群體的,針對某一特殊個體的獎懲激勵政策比較少,有點吃大鍋飯味道,激勵的效果不夠明顯,激勵的作用難以達到預期。
2.受激勵對象的評選還不夠完善,代表性還不夠突出。下達先進指標,有的單位真正先進沒評上,有的單位不夠先進的充指標,存在照顧、平衡等現象,造成了同是先進,但在員工中的認同度卻有很大差異,無形中弱化了激勵的作用。
3.針對個體的激勵方式還比較單一,激勵效果還不夠明顯。針對個體的激勵方式基本上以經濟激勵為主,較少針對不同層次員工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沒有發揮激勵措施的最大效能。
三、有效發揮激勵作用的幾點思考
1.加大崗位交流力度,增強危機感和責任感。人的激情要在不斷地挑戰中才能得到充分的激發。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從事某種工作時間久了,能積累諸多經驗,但同時也容易形成套路,憑經驗辦事,工作中求穩多,主動創新意識不夠。要建立各級管理人員輪崗工作機制,對應實行輪崗的崗位、工作時間、考核機制等進行規范,促進人才在企業內部的有序流動,努力培養“復合型人才”。
2.完善選人用人工作機制,發揮人力資源的效能。一要進一步加強后備干部的管理考核。要為后備干部建立一個施展才干的平臺,也就是“增擔子、加壓力”。要針對不同的個體“量身定作”培養計劃,并加大過程的考核和管理。二要完善人才評估、管理、考核機制,建立人才評估機制和管理檔案,加大對人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真正做到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相結合,增強考核結果的科學性和真實性。
3.改進激勵的方式方法,調動工作激情。(1)加大典型激勵的力度。一要突出典型的先進性。也就是典型的產生要慎重,要經過反復論證,要真正是在某一領域的代表人物,是廣大員工普遍認同的先進代表。求精不求全,寧缺勿濫,有一個樹一個,不夠條件決不濫竽充數。如年度“雙先”的設置不可下達指標,而應出臺《先進典型評選管理辦法》,對先進類型、參選條件、先進人物的表彰、管理進行統一和規范,讓每位員工心知肚明,主動參與、主動監督。二要加大典型的宣傳表彰,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大張旗鼓宣傳,要把正氣鼓足鼓濃,營造濃厚的學先進、趕先進氛圍。(2)加大對個體的激勵力度。 要針對企業改革發展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設置激勵項目,并加大對在某一領域中做出突出貢獻人員的獎勵。重點要把握好三個方面:一是激勵項目的設置要科學合理。要突出改革創新、資源管理、科技應用、增收節支等方面。二是對受激勵人員的考核要規范,要突出對企業的貢獻率,體現真實性和代表性。三是激勵方式方法要有針對性和多樣性。要針對不同層次人員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真正發揮激勵的最大效能。(3)繼續加大情感激勵的力度。情感是影響人們行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任何人都有渴求各種情緒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在不斷地滿足員工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求的同時,也要多關心員工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提高一般員工和各類人才的情緒控制力和心理調節力。一是真正落實好“六必訪”等工作機制,對員工事業上的挫折、感情上波折、家庭上裂痕等各種“疑難病癥”,要給予及時“治療”和疏導,逢員工婚娶、壽生之類的喜事要示以祝賀。二是各級領導要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領導的榜樣作用是無限的,各級領導要帶頭參加企業組織的業余文體活動,與員工同玩同樂,與廣大員工打成一片,增進領導與員工之間的感情,消除領導與員工之間的隔閡。三是大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建立起正常、良好、健康的人際關系,營造出一種相互信任、相互關心、相互體諒、相互支持、互敬互愛、團結融洽的同志氛圍、朋友氛圍、家庭氛圍;培養員工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增強對本單位的歸屬感。(4)加大對各種不良行為的懲處力度。對先進典型的獎勵是一種激勵,同樣,對各種不良習性的懲處也是對他人的一種激勵,要不斷健全完善對各種不良行為的懲處制度,加大對各種不良行為的懲處力度。如推行工作績效考核,對不能履行崗位職責的要按層次懲處,如降資、降職、調崗、解除合同等。制定完善員工行為規范,加大對違規違紀行為的懲處,嚴厲打擊歪風斜氣,營建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風尚。
(作者單位:福建可門港物流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