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晶瑩
【摘要】 目的:探討ICU病房為重型顱腦損傷行氣管切開術患者的護理措施及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ICU病房收治的48例重型顱腦損傷行氣管切開術的患者資料作回顧性分析,按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常規(guī)組和綜合組,各24例,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撥管時間及ICU住院時間。結果:常規(guī)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83%,明顯高于綜合組的8.33%;綜合組患者的平均撥管時間、ICU住院時間分別為(16.74±6.13)d、(20.03±8.92)d,均少于常規(guī)組的(22.26±7.62)d、(25.72±9.34)d。以上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ICU病房重型顱腦損傷行氣管切開術患者周到、細致、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縮短患者撥管時間和住院時間,促進患者早日身體康復。
【關鍵詞】
ICU;重型顱腦損傷;氣管切開術;護理體會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多數(shù)存在重度昏迷、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癥狀,使得患者呼吸困難,易發(fā)肺部感染[1],因此,多數(shù)患者需給予氣管切開術,恢復患者呼吸功能,為腦部提供良好的供血和供氧[2]。但患者行氣管切開術后如未給予及時有效護理,會產生術后并發(fā)癥,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因此,ICU病房的護理人員的工作對于重癥顱腦損傷行氣管切開術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本院對此類患者采取具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ICU病房收治的48例重型顱腦損傷行氣管切開術的患者資料,按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常規(guī)組和綜合組,每組各24例。其中常規(guī)組男13例,女11例,年齡19~76歲,平均年齡(42.56±4.38)歲;氣管切開時長2~46d,平均時長(28.16±4.67)d。綜合組中男14例,女10例,年齡18~78歲,平均年齡(42.61±4.23)歲;氣管切開時長3~48d,平均時長(28.21±4.58)d。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均經患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將兩組患者資料作回顧性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撥管時間及ICU住院時間。
1.2.2護理方法常規(guī)組給予ICU常規(guī)護理措施,綜合組在常規(guī)組的基礎上給予綜合性護理,具體措施有:1)常規(guī)護理:加強探視制度的管理,將病房內室溫和濕度控制在舒適的范圍內;護理人員嚴格遵守無菌操作[3]。2)保持氣道濕潤程度:濕化氣道可采取2種方法,①將100mL 0.9%的氯化鈉溶液+8萬U慶大霉素混合液滴于氣管套管內,每隔1h進行1次,2~5mL/次。②采用霧化吸入,將100mL 0.9%的氯化鈉溶液+8萬U慶大霉素+5mL地塞米松+30mL沐舒坦制作成霧化吸入液,6h進行1次。3)氣管套管護理:對金屬導管每4h進行1次煮沸消毒,注意氣管內的血腫和出血情況,對傷口周圍感染、顏色變化情況密切觀察,對傷口處需勤作清潔和消毒。將氣管套管保持舒適的松緊度,定期檢查其固定情況[4]。4)吸痰:使用聽診器確定痰鳴音的位置和性質,在進行吸痰護理前需給予患者2~3min的高濃度吸氧,之后使用適合的硅膠吸痰管,由淺入深進行吸痰,每次吸痰以15s為宜。5)保持口腔清潔:重型顱腦損傷行氣管切開術后患者口腔自凈能力會有不同程度下降,口腔內細菌會快速增加,口腔與肺部緊密相鄰,大量細菌通過口腔進入肺部會引發(fā)肺部感染,因此護理人員需每日定時為患者清潔口腔,用0.9%氯化鈉溶液為患者漱口以抑制細菌繁殖。6)營養(yǎng)飲食:為患者準備營養(yǎng)豐富的鼻飼勻漿膳,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將均漿食物通過鼻飼管和胃管注入患者胃中,200~250mL/次,5~6次/日。鼻飼前需將患者氣管內的痰吸凈,床頭抬高,以防患者嘔吐而發(fā)生誤吸。
1.3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結果
常規(guī)組患者發(fā)生2例感染,2例口腔黏膜出血,1例氣管食管瘺,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83%;綜合組患者發(fā)生1例感染,1例口腔黏膜出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33%。常規(guī)組明顯高于綜合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ICU住院時間和撥管時間對比結果
綜合組患者的平均撥管時間、ICU住院時間分別為(16.74±6.13)d、(20.03±8.92)d,均少于常規(guī)組的(22.26±7.62)d、(25.72±9.34)d。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為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行氣管切開術是臨床中重要的搶救措施之一,是確保患者呼吸暢通的主要手段。而氣管切開術后需對患者加強護理措施,這是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重要一環(huán)[5]。本次研究中所采取的護理手段中,常規(guī)護理是基礎,保持氣道濕潤、對氣管套管的護理及吸痰是確保氣道通暢的重要手段;保持口腔清潔是為防止細菌入侵肺部造成造肺部感染;營養(yǎng)飲食是為患者增加自身免疫力。這些護理措施具有整體性和針對性,細致而周到地對氣管切開患者采取切實有效的護理措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病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進而縮短了患者的ICU住院時間。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常規(guī)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83%,明顯高于綜合組的8.33%;綜合組患者的平均撥管時間、ICU住院時間分別為(16.74±6.13)d、(20.03±8.92)d,均少于常規(guī)組的(22.26±7.62)d、(25.72±9.34)d。以上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給予ICU病房重型顱腦損傷行氣管切開術患者周到、細致、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縮短患者撥管時間和住院時間,促進患者早日身體康復。
參考文獻
[1] 惠麗麗.ICU病房重型顱腦損傷行氣管切開術后患者的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20):249,251.
[2] 劉梅竹.重型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的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03):136.
[3] 王亞麗.ICU患者行氣管切開術后并發(fā)肺部感染的護理干預效果[J].醫(yī)療裝備,2018,359(10):173174.
[4] 金巍.ICU重癥顱腦損傷氣管切開術的護理對策分析與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8,12(19):164165.
[5] 劉紅利,唐曉鈴,李元麗.ICU機械通氣患者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體會[J].醫(yī)藥前沿,2016,06(27):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