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英

【摘要】 目的:評價重癥患者行CRRT治療期間采用集束化護理方案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8例重癥監護病房患者均分兩組,在其行CRRT治療期間,參照組29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研討組29例患者實施集束化護理方案,評價其效果。結果:研討組尿素氮、舒張壓、收縮壓、肌酐以及心率等指標均較參照組更為理想,P<0.05,差異明顯,實驗結果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重癥患者行CRRT治療期間采用集束化護理方案,有效規避治療的風險的基礎上,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護理服務。
【關鍵詞】
重癥患者;CRRT;集束化護理;效果評價
CRRT即連續腎臟替代療法,初期應用于腎功能衰竭的治療當中,伴隨CRRT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它已作為重癥監護病房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也是重癥醫學一項重要支持治療措施[1]。因整個治療過程時間較長,期間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極高,特別是體外循環堵塞,發生率位列首位[2]。為確保其療效,配合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案十分必要。本研究選取近3年本院收治的重癥監護病房患者58例,在行CRRT治療期間,分別實施常規護理與集束化護理方案,對其效果進行綜合評價,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8例重癥監護病房患者均分兩組,在其行CRRT治療期間,參照組29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研討組29例患者實施集束化護理方案,評價其效果。以上患者均采用CRRT治療,時間超過24h,并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對CRRT不能耐受并因此中斷治療的患者以及精神疾病、惡性腫瘤患者。
參照組:年齡34.3~76.7歲,平均(61.62±7.24)歲,男女比例17∶12,疾病分肺部感染、腦梗、多臟器功能衰竭、腎衰、膿毒癥及休克分別有患者9例、6例、5例、4例、3例、2例,APACHEⅡ平均評分(21.32±6.94)分;研討組:年齡33.8~76.9歲,平均(62.04±7.43)歲,男女比例18∶11。疾病分肺部感染、腦梗、多臟器功能衰竭、腎衰、膿毒癥及休克分別有患者7例、8例、6例、3例、4例、1例,APACHEⅡ平均評分(21.57±6.72)分。以上資料進行對比,差異不具顯著性(P>0.05),對比有效。
1.2護理方法
參照組29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對于存在不良心理的患者及時進行疏導,防止因此影響療效,對于管路仔細沖洗,同時治療器械予以嚴密監測,實施必要的并發癥護理,保障患者安全。研討組29例患者實施集束化護理方案,具體作如下詳述:
首先,成立集束化護理小組,實行責任護士負責制。對于CRRT治療過程中的危險因素進行識別并評估,同時結合患者病情,參考國內外文獻,有針對性的進行集束化護理方案的制定。然后是集束化護理方案的實施,從以下6個方面入手:1)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手部衛生流程執行,例如包扎、更換插管等容易引起血流感染的操作時,嚴格無菌原則,特別是CRRT操作時一定要佩戴無菌口罩與手套,操作后應當保持手部衛生,避免交叉感染。2)選擇合適的含有氯己定-磺胺嘧啶銀涂層的CRRT導管材料,有效減少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發生的概率。3)對于穿刺點的護理措施,每天3次的穿刺點皮膚部位的護理,對其出血、紅腫、化膿等情況應當特別關注,一旦出現異常,及時通知醫師進行相應的處理,采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或者聚維酮碘進行皮膚消毒。4)導管口的護理,引起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關鍵點在于導管口的污染,因此護理人員對于導管口及其連接的肝素帽以抗菌劑仔細擦拭,以此減少肝素帽的更換次數,與此同時對于導管口的破裂與滲漏的現象加強關注。5)選擇聚氨酯敷料為患者包扎,做到每星期更換,對于嚴重滲漏的情況應當及時更換。6)關注濾器凝血情況,CRRT治療期間患者發生凝血的現象較為多見,因此密切關注濾器凝血有其現實意義。一旦發生,及時匯報并結合患者病情適當選用抗凝劑。
1.3觀察指標
對于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48h的療效指標(含尿素氮、舒張壓、收縮壓、肌酐以及心率等指標)差值進行仔細觀察與記錄,并以此綜合評價其護理效果。
1.4數據處理
對于實驗觀察并記錄的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治療前后的療效指標作為計量資料通過均數±標準差(±s)表示,以t檢驗。將P作為判定差異是否存在統計學意義的標準。P<0.05,表明差異明顯,研究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前與治療48h的療效指標差值對比
對于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48h的療效指標(含尿素氮、舒張壓、收縮壓、肌酐以及心率等指標)進行仔細觀察與記錄,數據比較之后顯示研討組各個指標均較參照組更為理想,P<0.05,差異明顯,研究結果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3討論
重癥監護病房的患者其疾病有一定的復雜性,而且病情發展迅速,其生命安全岌岌可危,在CRRT治療過程中發生的報警即會停止血泵,一旦處理時間過長,出現濾器堵塞、凝血等情況的概率相當高[3]。通常報警分為溫度、空氣、壓力報警等[45]。為更好的指導院內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繼而為患者提供更加系統、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同時為患者實施有明確效果的護理內容,基于此,集束化護理方案應運而生,它可以起到相互促進、相互彌補的作用,達到提升護理質量的效果[6]。本次研究采用的集束化護理方案,對于疾病潛在的風險進行識別與評估,制定規范的護理流程,同時對于并發癥的防控落到實處,通過6個方面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有效控制了穿刺點感染與出血、濾器凝血以及導管感染等情況的發生。
對于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48h的療效指標(含尿素氮、舒張壓、收縮壓、肌酐以及心率等指標)進行仔細觀察與記錄,數據比較之后顯示研討組各個指標均較參照組更為理想,P<0.05,差異明顯,研究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重癥患者行CRRT治療期間采用集束化護理方案,有效規避治療的風險的基礎上,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 馮綺,沈燕,許海蓉.重癥患者行CRRT治療期間采用集束化護理方案的效果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7(16):2221.
[2] 張宇珍,謝艷梅,幸莉萍.集束化管理在預防CRRT治療中濾器凝血的應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7,37(03):424425.
[3] 林麗,唐雪,王蓓蓓,等.集束化護理干預對老年危重癥患者行無肝素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4):4043.
[4] 申艷玲,陳靜,李杰紅,等.VAP集束化護理方案實施缺陷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18):2325.
[5] 張周平.CRRT集束化治療感染性休克臨床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09):109110.
[6] 汪平,王志杰.40例ICU危重患者CRRT治療的護理體會[J].臨床研究,2017,25(03):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