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Ⅴ處理杉木蓄積量僅為不煉山的 87.86%。關鍵詞:杉木;1代;2代;采伐剩余物;生長一、引言杉木是我國重要的用材樹種,近年來的栽培面積不斷擴大,雖然創造了較高的經濟效益,但也帶來嚴重的地力退化"/>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任錫晗


摘 要:文章以馬關縣金城國有林場為試驗地,研究1代杉木的采伐剩余物對于2代杉木生長的影響情況。結果表明:Ⅳ處理的杉木的平均地徑、胸徑、優勢木平均高、單株材積、蓄積量都最大,其次為Ⅱ處理、Ⅲ處理和Ⅰ處理,而Ⅴ處理的杉木,杉木生長量最差,但不同處理之間的生長量差異上沒有達到顯著差異水平(P>0.05)。Ⅴ處理杉木蓄積量僅為不煉山的 87.86%。
關鍵詞:杉木;1代;2代;采伐剩余物;生長
一、引言
杉木是我國重要的用材樹種,近年來的栽培面積不斷擴大,雖然創造了較高的經濟效益,但也帶來嚴重的地力退化和林分生產力降低的問題。關于導致杉木連栽地力退化和林分生產力降低原因的研究近年來比較廣泛。本文就是分析1代杉木的采伐剩余物對于2代杉木生長的影響情況。
二、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云南省馬關縣金城國有林場,東經103°52'~104°39、北緯22°42′~23°15′。年平均氣溫16.9℃,年平均降雨量1345毫米,年日照時數為1804小時,無霜期達300天以上。試驗地坡度在 32°~36°之間,土壤母巖為變質巖,土壤為紅壤,質地為粘壤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試驗地前茬為 29 年生第 1 代杉木純林。試驗地分為1(坡向西)、2(坡向西)、3(坡向北)、4(坡向東)四個區組,在A層厚度、土層厚度、平均胸徑、平均樹高、地位指數、林分密度以及郁閉度方面,對比基本無差異;海拔逐漸降低。
三、研究方法
1.材料
將試驗地分為四個區組,每個區組20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在600平方米。在每個小區四個角落埋下水泥樁(10cmx10cmx40cm),做好詳細的標記,保證露出地面15~20cm左右。將試驗地內的林木采伐,然后種植杉木各150株,為每株杉木編號,繪制好位置圖。
2.方法
對采伐跡地進行分別處理:Ⅰ-收獲地面上的所有有機質,清除未分解的有機質;Ⅱ-全樹收獲,清理所有商業尺寸大小的樹木的地上部分;Ⅲ-商業性收獲,砍伐掉林木的樹冠和樹枝,取走商業上可用的干材和樹皮,其他留在原地;Ⅳ-采伐剩余物加倍,從Ⅱ處理中取出枝、葉和其他放在這個小區;Ⅴ-煉山,采伐方式與Ⅲ相同,將采伐剩余物用火燒掉。
對上述采伐地進行同樣措施的栽培和撫育管理,穴狀整地,栽植,補栽,撫育管理。
3.觀察指標
對杉木生長性狀進行調查,時間選擇12月—1月,調查內容:造林后第 1 年的成活率,每株杉木的年齡、樹高、胸徑、地徑、冠幅,并進行統計分析。每個小區四周劃出2m寬的保留帶,在保留帶中的杉木不參與統計,作為對照組。在每個小區的每100m2選擇1株優勢杉木,每個小區共4 株,以此計算平均高。
4.統計學處理
平均樹高和平均胸徑的計算采用胸高斷面積加權算法。采用 Duncan 氏新復極差法檢驗不同試驗處理在統計上的差異顯著性。
四、結果與分析
1.10年生杉木生長量
經過比較發現,不同小區間的杉木生長量有著顯著差別(P<0.05),具體數據見表1。
2.不同處理杉木生長量比較
對不同處理的杉木的生長量進行比較,發現在造林后同樣的時間年限(本次研究選擇10年),Ⅳ處理的杉木的平均地徑、胸徑、優勢木平均高、單株材積、蓄積量都最大,其次為Ⅱ處理、Ⅲ處理和Ⅰ處理,而Ⅴ處理的杉木,杉木生長量最差,但不同處理之間的生長量差異上沒有達到顯著差異水平(P>0.05)。這個結果表明,煉山處理對于杉木人工林長期生產力有比較不利的影響,以不煉山作為對比,Ⅴ處理的杉木蓄積量僅為不煉山的 87.86%。具體數據見表2。
五、討論
1代杉木采伐之后,使用5種不同的處理方式處理采伐剩余物,之后重新種植2代杉木,造林后10年,對10年生杉木的生長量進行對比,發現不同小區間的杉木生長量有著顯著差別(P<0.05);同時對不同處理的10年生杉木生長量進行比較,發現Ⅳ處理的杉木的平均地徑、胸徑、優勢木平均高、單株材積、蓄積量都最大,其次為Ⅱ處理、Ⅲ處理和Ⅰ處理,而Ⅴ處理的杉木,杉木生長量最差,但不同處理之間的生長量差異上沒有達到顯著差異水平(P>0.05)。其中煉山處理對于杉木人工林長期生產力有比較不利的影響,以不煉山作為對比,Ⅴ處理的杉木蓄積量僅為不煉山的 87.86%。這可能是因為Ⅳ處理中,采伐剩余物堆積在地面上,阻礙了雜草的生長,使杉木受到的競爭較小,同時這樣有利于水分保持,采伐剩余物分解還能得到大量有機質,為杉木生長提供養分。
六、結語
總之,1代杉木的采伐剩余物的處理方式對于2代杉木生長有較大的影響,需要加以重視。
參考文獻:
[1]翁賢權.1代杉木采伐剩余物對2代杉木生長的影響[J].福建林業科技,2013,40(2):24-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