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鳴 鄧群
摘 要:農業在我國國民生產總值中占重要地位,而油茶產業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另外,我們國家積極倡導綠色生態,堅持可持續化發展、綠色、健康的理念,油茶作為農業一大重點盈利項目,要求積極加強生態建設,從環保綠色方面入手。本文主要致力于探究油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策略,以會昌縣油茶產業為研究對象,首先指明會昌縣油茶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通過分析中國油茶產業面臨的問題,詳細的闡明油茶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情況,以便更好的促進我國油茶產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油茶產業;可持續化發展;問題
一、會昌縣油茶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會昌現有油茶林面積 15.43 萬畝,其中低產油茶林 10.63 萬畝,新植油茶林 4.8 萬畝,遍布在全縣 19 個鄉鎮。全縣油茶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逐步提升。油茶已逐步成為農民增收、貧困戶脫貧的重要農業產業之一。自 2010 年我縣著力扶持油茶產業發展以來,實施了新造油茶林和低產油茶林改造。新植的油茶林剛進入掛果期,開始產生效益,低產油茶林年均每畝產油量可達 5 公斤。2018 年全縣茶油總產量達到 631.5 噸,實現產值 6315 萬元。目前我縣有老油茶林的農戶 8000 余戶、戶平 13畝、收入 6500 元。貧困戶實施低產油茶林改造 17867.5 畝,發放補助 357.36 萬元,涉及貧困戶1928 戶、戶平 9.3 畝、戶均補助收入 1853 元、戶均茶油收入 4650 元。新植油茶進入豐產期后,畝產茶油 60 斤,每畝產值 3000 元以上。
二、中國油茶產業面臨的問題
中國油茶籽油在20世紀50、60年代,總產量達30多萬噸,下述為油茶產業存在問題:
1.技術落后,科技含量低
油茶高產優良品種大面積推廣應用,受到品質低、科技含量不足、品種落后等限制作用,最終造成標準缺失、產業附加值低、精深加工嚴重不足的情況出現。特別是存在像油茶出油率較低、提煉技術落后等,在油茶產業運作發展中,效率低是其存在弊端,均造成山茶油缺乏有關競爭力,產品單一化。
2.產業結構失衡
當前的油茶產業,存在生產端深加工能力不足,科技產量低,以及種植端生產效率低、種植成本高等情況,以及并沒有匹配好種植—加工—銷售,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泛濫,銷售端品質魚龍混雜,且產品的附加值低。在當前社會中,油茶產業依舊處于產業鏈不成熟、初級發展階段,企業經營成本高,且各種社會配套設施不完善。
3.發展模式不匹配
當前農民普遍缺失油茶種植積極性,農村勞動力不足的情況存在。傳統階段中油茶種植模式停留,經大面積企業流轉到農村土地,造成像各種偷摘茶果的現象屢屢發生、茶山管理難度大等農民和農業間很多問題的產生,最終使得企業經營效益低,管理成本過高。
三、油茶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情況
1.保障油茶發展資金充足
我縣采取“項目資金扶一點,財政配一點,銀行貸一點和油茶種植戶籌一點”的辦法,多渠道籌集油茶產業發展資金。縣財政預算安排資金用于油茶產業發展。我縣油茶產業具體的扶持政策是:1、新造連片 10 畝(貧困戶 5 畝)以上良種油茶林基地的(含油茶生物防火林帶),每畝補助 500 元。2、新造連片 100 畝以上油茶基地,由縣給予開通道路路基;新造連片 200 畝以上油茶基地,主干道由縣給予開通泥結碎石路面,T 型槽邊溝;對新造連片 400 畝以上以及已種植3 年且連片 200 畝以上油茶示范基地,由縣給予開通水泥路面,T 型槽邊溝,以及架設 10KV 輸變電線路。各油茶基地道路及輸電線路項目由農業開發辦牽頭會同林業局做出分年實施規劃,報縣政府批準后,由農業開發辦負責實施,原則上每 100 畝基地規劃總道路長度不超過 1.5 公里,其中主干道不超過 0.75 公里。3、實施低產油茶林改造 10 畝(貧困戶 5 畝)以上項目,給予每畝200 元補助。
2.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明確目標
為推進我縣油茶產業發展,我縣先后出臺了《大力發展油茶產業的決定》 、 《關于進一步推進臍橙、油茶、茶葉、毛竹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 《會昌縣油茶產業發展暨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 。成立了會昌縣油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縣分管領導任組長,縣林業局局長任副組長,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發改委、財政局、林業局、開發辦、扶貧辦、水保局、文廣局、農行、農商行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負責油茶產業發展工作的決策和協調。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縣林業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 ,辦公室配備了 5 名技術人員。辦公室具體負責產業發展工作的規劃指導、宣傳培訓、督查調度、考核驗收工作。各鄉(鎮)、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工作,加強了對油茶發展工作的組織實施,明確職責,完善相應機構,落實工作人員,制定具體措施。我縣油茶產業得到穩步發展。
3.積極開展政策宣傳、技術服務
開展了油茶技術培訓:一是下到各鄉鎮實地指導農戶開展施肥、除草撫育、整形修剪等措施。二是舉辦油茶豐產技術培訓班。三是組織油茶種植戶、貧困戶外出參觀學習、培訓。四是購買了《漫話油茶種植管理》《油茶整形修剪》1000 本,印發了宣傳培訓資料 5100 份。開展了油茶造林檢查驗收。積極宣傳油茶政策及“金穗油茶貸”“高產油茶百福貸” 等銀行貸款政策。
四、結語
保護油茶產業原產地生態環境極其關鍵,因此工作人員需按照實際情況,積極了解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經常分析自己所處的不利和有利條件,形成有規劃、有規模的產業鏈,努力解決存在的問題,加快油茶產業發展進程。會昌縣的油茶產業可持續化發展中,需爭取財政資金扶持力度,建立 3 塊油茶豐產示范基地,加快推進油茶品牌化發展,積極開展油茶技術培訓,提升我縣油茶經營水平。
參考文獻:
[1]黃良華,申屠惠良,吳柏林, 等.常山縣油茶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探討[J].華東森林經理,2018,32(4):37-41.
[2]孫穎,孫海林,幸偉年.油茶產業SWOT分析與發展策略研究[J].農學學報,2017,7(8):93-96,108.
[3]朱慧麗,俞開宇.麻城油茶生長氣候條件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9,2(32):231.
[4]溫遠蓮.淺談油茶低產林改造技術在金秀縣推廣應用的措施和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8,38(5):49-5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