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縣容城鎮白塔小學,河北 保定 071700)
我是一名多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教師,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懈追求教學效果。然而,卻往往事與愿違,教學實效提升較為困難。于是,我的教學探索不斷。在無數次教學嘗試中,我將兒童文學引入,逐漸實現了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其主動進行知識和能力意義建構的前提條件。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發展還不夠成熟,他們的閱讀傾向于快樂的、新奇的、幻想的、詼諧的趣味性濃郁的文學作品?,F行的語文教材中,兒童文學作品如兒歌、童話、寓言、故事、小說等體裁占較大比例。童話和兒童故事等兒童文學的作品情節曲折、波瀾起伏、懸念倍出,能夠引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能點燃學生閱讀的欲望。兒童文學的閱讀有利于學生夯實語文基礎知識,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兒童文學作品豐富的想像力為兒童思維鍛煉帶來了有利的契機。兒童文學作品中,無論是童話、故事、詩歌都是作者豐富的想像力的集合與體現,小學生處于一個愛幻想的心理年齡,他們渴望完美的故事結局,渴望英雄主義,渴望自己成為童話中的主角,兒童文學為小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提供了一個舞臺,培養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比如童話中濃郁的幻想,能夠引發學生多種聯想和想象,從而達到培養兒童想象力和訓練思維的目的。
語感是學習一門語言的基礎,而小學語文教學的宗旨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運用能力。兒童文學是一門語言藝術,兒童文學擁有藝術、淺顯、生動、形象的特征,在學術界又被稱為“淺語言藝術”。學生通過朗誦兒歌、兒童詩,講故事、讀寓言、童話等活動,曲折生動的兒童文學故事以及細致的情景描寫豐富了視野,兒童文學以其精美的詞句幫助兒童深刻體會語言的趣味,使之表達能力得到提高,也鍛煉了學生對于語境的把握和感知,培養了學生豐富的語感,而良好的語感又為兒童繼續進行拓展閱讀夯實基礎。
首先,教師可以創新閱讀課的形式和方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注重兒童閱讀的滲透,實現“讀——唱、讀——思、讀——疑、讀——寫”相結合,使兒童文學的魅力展現在學生面前,引發學生閱讀的動機。在讀唱結合法中,教師要創設豐富多彩的情境,充分發揮歌唱的作用,把兒歌、繞口令、經典歌曲、情境對話等引進課堂,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在讀思結合法中,指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大腦思維,讓學生在閱讀與思考中主動進行知識的意義建構。在讀疑結合法中,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對已有材料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引導學生個性化的表達、自主的表達、真實表達、創意表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以讀促寫”、“讀寫互動”,將學生的寫作與閱讀融為一體,同時,通過營造適合學生進行兒童文學閱讀的最佳教育環境,通過“教育生態”的改變,來形成一個自由、民主、交流的教學氛圍,充分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挖掘,摒棄傳統灌輸式教學帶來的“花盆效應”,積極優化教育生態價值鏈條,最大限度地使學生的閱讀需求獲得“解放”。
其次,改善對學生閱讀的評價。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傳統的閱讀評價片面性較強,較多的定性評價,一切以學生的分數為綱,指導學生進行兒童文學閱讀也是以“摘抄名言警句、完成老師布置的讀后感任務”為主,嚴重打消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從而失去了指導學生閱讀的宗旨,使得學生的信心受到很大的打擊。而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必須注重學生的成功體驗,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成功、感受喜悅,從而增強學生進行閱讀的動機。要通過兒童文學的閱讀來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就必須對傳統的單一教學評價方式進行改革,改變傳統的“以分為本”為“以生為本”。要由“目標性”轉變為“體驗性”評價。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不再以“總結段意”、“寫讀后感”為重要的評價方式,而要能夠使學生在閱讀中主動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使學生主動的應用各種工具去搜集、整理信息,想方設法解決自己在閱讀中的疑問。要由“數量評價法”轉變為“質量評價法”。在對學生的評價過程中,應將學生的閱讀的情感體驗、心理發展、價值觀的形成作為評價的目標,最終促使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才能更好的激發自己閱讀的積極性。學生在閱讀中受到了教師的表揚時,就會從情感上激發學生讀書的欲望,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地涉獵知識,最終使學生把兒童文學的閱讀作為課余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般來說,指導低年級的學生進行兒童文學讀物的閱讀時,必須以拼音課外讀物為基礎;指導小學中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閱讀時,要循序漸進的選擇純文字讀物。選擇讀物內容要健康、符合兒童各方面特點。課外讀物要能符合學生的興趣,要選擇與學生興趣相符合的書。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很強,對感興趣的事物會愉快地去探究,對于不感興趣的事物就會視而不見。因此,幫助小學生選擇感興趣的課外讀物就特別重要,學生只有對教師所選的讀物感興趣,才會主動去閱讀,主動去思考。
總而言之,多數小學生喜歡兒童文學,因而,我將兒童文學引入小學語文教學,逐漸實現了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教師應從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互相依存的關系中,尋找如何通過兒童文學促進語文教育有效教學的有效途徑,充分發揮兒童文學對語文有效教學的作用,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