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波
(貴州省道真縣民族中學,貴州 道真 563500)
引言:在初中語文學科中,古典詩詞的教學對于青少年高尚情操的陶冶有著重要的意義【1】。并且,詩詞是語文學科于都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詩詞內容的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們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并培養他們對文字的敏感力,從而有益于他們文學素養的培養與養成。以下是我對詩詞教學策略的看法,希望對廣大語文教師們詩詞內容教學有所幫助。
古代詩詞作者以其優美凝練的語言、新奇生動的想象、動人心魄的情感,創造出一首首韻律朗朗上口的詩詞【2】。初中語文學科中詩詞內容的教學對滋潤學生心靈并陶冶學生情操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師們需要精心設計詩詞部分的教學,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詩詞的美,從而逐漸熱愛詩詞。在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開展中可以發現,好的朗讀能夠愉悅學生的心情,陶冶學生的情操。因此,在詩詞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們可以通過聲情并茂的示范朗讀進行教學,達到感染學生的目的。當然,教師們也可以通過播放朗讀錄音或者配樂朗讀的教學方法來熏陶學生,讓學生們體驗并感受到詩詞的美。
例如,《觀滄海》這首詩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所作,用浪漫主義的激情勾勒出了大海吞吐日月的壯麗景象。因此,我在《觀滄海》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就運用示范朗讀與其他方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活動。首先,我會有感情的朗讀整首詩的內容,讓學生們把握整首詩歌的節奏形式,體驗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氣勢磅礴,蒼涼悲壯的情感。通過我的示范朗讀讓學生們先體驗并了解整首詩應當用什么樣的情感表達出來。其次,我就根據整首詩的教學內容與要求,指導學生們進行“扮演角色朗讀”的課堂活動。從而讓學生們體驗作者以景托志,胸懷天下的情感,讓學生們能夠與作者產生精神共鳴,身臨其境,體驗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與高山大海的壯闊。同時,語文教師們需要鼓勵那些朗讀能力較好的學生們進行有個性理解的朗讀,為班級中其他同學進行示范,從而帶動全部同學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中來。
總之,教師們進行示范朗讀的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從而讓學生們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詩詞的美。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們不僅要向學生們進展開示范朗讀的教學模式,還應當做好朗讀指導,讓朗讀能夠有的放矢。
詩詞的美常常是由于詩詞的意境美,而意境就是作者在作詩時的主觀情調和客觀自然之境的相互滲透與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在初中語文詩詞的內容中,作者往往移情于景或景中藏情。所以,語文教師們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配合的教學方式,慢慢引導學生們能夠根據詞語所蘊含的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入情入境,進入詩歌的意境中。因此,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創設情境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能夠入情入境,品味蘊含在詩中的濃郁的情感,并獲得強烈的審美體驗,從而讓學生們能夠真正的陶冶情操,達到凈化心靈的效果。
例如,《題破山寺后禪院》這首詩是作者當時清晨游寺后禪院的觀感,以其凝練簡潔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幽深寂靜、景物獨特的境界。因此,我在《題破山寺后禪院》的教學中,就通過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入情入境,從而使得他們能夠理解詩人當時游覽名勝的喜悅與對高遠境界的強烈追求。由于整首詩層次分明、意境渾融,雖簡潔明凈卻又富有很強的感染力,所以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首先,我在上課前先具體了解了整首詩的背景,并通過網絡的幫助搜索了一些圖片以及視頻,最后我將搜索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并制作了一個PPT。在詩歌教學內容開始前,我播放了一段清晨鳥叫與泉水叮咚的音樂,并讓同學們閉上眼睛,放松心情,展開想象。讓學生們想象在清晨時分,旭日東升,自己正處于幽邃寂靜的山間,感受著佛寺禪院的聲音與氣味。當學生們在展開想象后并達到一種情境時,我就開始本首詩的內容教學。通過課前這樣一個情境的創設,學生們在學習詩歌內容時也能夠產生更多的共鳴,從而更好的理解詩歌想要表達的具體內容。
因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所以一個具體的情境能夠幫助學生們產生相應的情感。所以,語文教師們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處于一個特定的情境,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促使詩詞教學課堂的順利開展。
總而言之,詩詞作為我國古代文化的精華,其內涵豐富,意義廣泛。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們需要重視在詩詞教學在學科教學中的重要性,關注學生們的古典詩詞鑒賞能力的發展。筆者相信,只要初中語文教師們在認真教學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學生們的理解詩詞能力與賞析詩詞能力都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