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閬中中學附屬實驗學校,四川 南充 637400)
初中化學涉及到的知識點與往前學生認知的物理世界不同,化學這門學科更偏向于用化學反應和現象去解釋和闡述周邊的生活和現實,所以化學這門學科對于學生而言,新奇就在于化學反應是以往學生看到卻不知道的事,讓學生重新構建對于世界的認知。所以在接受教師的化學教學的時候,仍然存在著大部分學生固有思維的難以轉換,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去分析和解決。
教師要注意觀察和搜集在平時的化學教學課堂上,學生對于教學的接受情況和水平,對化學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更有依據地進行分析和原因排除。經過整理和概括,發現現狀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學生的化學認知不到位,概念上仍然存在偏差和誤解。這個問題雖然僅僅只停留在了化學的概念和表面認識層面,但的確是大部分學生在剛開始接觸化學這門學科的時候,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即學生在已有的初二物理的學習基礎上,對于世界的認知方式和定義是基于物理的意義,但是在初三學習化學這門學科,又發現很多生活現象是物理現象和化學現象相結合才能產生的事實,學生就很容易搞混化學反應和物理反應,對化學的認知和定義不甚清晰。這也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做化學反應、化學物質判斷類題目的時候,混淆題意,做錯題目。
第二,學生對于化學物質的記憶和理解存在困難。初中階段的化學雖然只要求了學生對于元素周期表上的前20位化學元素進行學習和記憶,但是對于化學懵懂的初三學生而言,這是要靠學生自己進行機械性記憶和背誦才能做到的事,也就是死記硬背。長此以往,不僅會造成學生對諸多化學物質的記憶困難和理解障礙,甚至還會嚴重地降低學生對于化學物質學習的熱情和信心。化學物質的記憶和理解是化學反應和方程式的基礎,所以這是學生根本繞不過去的一個坎。
第三,學生對于化學反應的方程式有學習障礙。這部分的知識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準確書寫出化學物質的化學式,還包括方程式中數字的配平比,以及反應的條件和化學物質所處的物理狀態,各種反應物、生成物的特性和特征等。內容比較繁復,所以需要學生理解性地記憶,才能掌握這部分知識,并且運用到實驗和計算類題目的解答。
針對教學現狀中存在的那些問題,教師要足夠重視,并且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才能對這些問題提出合適的解決策略。
第一,教師要對化學這門學科進行宣講,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化學,化學的意義是什么。如果遇到部分對于物理和化學學習仍然存在認知困難的學生,教師還要從化學和物理之間的區別和聯系角度入手,從具體的現實案例中讓學生知道和分清什么是化學反應。比如,釘子放入水杯會生銹,“生銹”兩個字就可以說明這是一個化學反應,在這一階段的化學學習中,教師就可以進一步得出科學定義式的結論:凡是有新物質產生的反應就是化學反應。學生就可以以此為根據進行此類作業題的判斷,在題目的反復練習中得到自己對化學和化學反應的正確定義,建立起科學的化學認知。
第二,化學物質的教學,教師應該注重教學的方法和技巧。比如說,讓學生在記憶元素周期表的前20位元素的時候,教師如果單單只讓學生進行了解和記憶的話,學生在尚未學習和了解這些化學物質的前提下,就很難進行理解性記憶,轉而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這樣教學難度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和學習時間也會增加,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反而會下降了。相反的是,如果教師將其編寫成為一段順口溜的話,學生就可以輕易地朗朗上口,對這些化學元素進行諧音式的記憶和背誦,不僅學生花時間少,還讓學生更快地高效地記住了這些化學元素,也便于后續教師的正常授課。
第三,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教學,教師應該轉變師生角色,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弄懂這一點,將化學的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化學學習需求和渴望,然后教師再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快樂地學習化學。比如在氧氣的制得反應中,有很多方式都可以制氧氣,對這些反應方程式的記憶和書寫成為學生的一個學習難題。教師可以用氧氣最初的化學制法這個小故事,激發學生對親手制氧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能夠挖掘出自身想要通過化學反應制得氧氣的動機,此時教師再進行教學的話,自然而然地學生就會更加認真和專注,學習效率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教師在提出了存在的問題的解決策略以后,還要做的工作就是針對這些問題,將提出的解決策略科學地運用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觀察是否適用,得到解決策略的實用性、可行性、易操作性等方面的特征分析。教師先找到合適的問題情境,對教學現狀和情況進行分析,對存在的教學現象進行問題的歸類,才能目的性更強地找到教學中存在的具體教學問題究竟是什么,才便于教師下一步的動作;然后教師要根據問題所對應的解決策略,將解決策略不留痕跡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觀察學生后續的反應,以及課堂教學的后續情況,以便教師得到第一手的真實資料,對解決策略的實用性和適用性進行準確和真實的判斷和分析,有利于教師在課后對解決策略進行完善和不足分析,爭取更加適宜于初三學生問題教學的解決策略可以早日提出和完善。教學實踐也是為了幫助教師更好地對存在的教學問題進行解決路徑分析,讓教師更及時地解決問題,讓化學的教學重新步入正軌。
對初中化學的實際教學現狀中存在的那些問題,教師要及時地關注到,就算是不起波瀾的教學現象,也要防微杜漸地打起精神,將其及時地進行扼制,免于演變成教學問題;對這些問題教師也要嘗試解決策略的提出,便于教師總結好應對這些問題的經驗和教訓,在下一次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能夠更加鎮定自若地解決問題,將課堂教學撥亂反正。這僅僅只是筆者我一個人的看法,希望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