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
(貴州省普定縣馬場鎮黨固小學,貴州 普定 562100)
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是獲取信息的有效方式,是否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直接影響到人們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學習知識的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不僅關系到學生今后的學習,也會對學生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新課改實行以后,越來越多的教學方式被應用到實際教學中,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讀寫結合作為一種普遍運用的教學方式,引入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于提升學生整體閱讀水平等方面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
閱讀和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兩者不僅互相影響著,也互相發揮輔助的作用。閱讀能力的提升能夠有效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時語言的運用能力,而寫作能力的提升能夠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閱讀的想象力。對于閱讀教學來說,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拓寬知識面、學習表達的技巧,而在寫作中,能夠將閱讀所獲得的知識和語言進行實踐運用,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更有利于達到教學的目的。不僅如此,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力,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之路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1】。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寫作方式和思想情感的表達方式,并鼓勵學生對一些精彩的語句進行仿寫訓練,小學生在仿寫的過程中,需要展開豐富的想象力,逐漸形成自己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方式,這樣能夠發揮出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優勢。例如,教師組織學生學習《石榴》這篇文章時,文章內容主要講述了石榴生長的過程、顏色以及形狀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原文的基礎上聯想一種其他的水果,然后按照文章的寫作方式進行仿寫,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還有助于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促使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仿寫之前,需要以教材內容作為基礎,選擇適合的文章進行仿寫,讀寫的有效結合,能夠使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有助于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2】。
對于小學生來說,無論是社會經驗還是學習經驗都較少,知識和能力都還存在很大的欠缺,所以,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無話可說”的情況,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合理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要充分掌握文本教材內容,積累一定的寫作素材和寫作經驗,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才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從而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草原》中有很多優美的語句,還有很多形象描述的語句等,比如“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不改變原文意思的情況下對詞語進行轉換練習,并且運用不同的修辭手法,這樣能夠加強語言的積累和靈活的運用。
對于任何人來說,在閱讀文章之后,內心都會產生一定的觸動,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可以利用這一特點,指導學生進行讀后感寫作,這樣也有利于學生情感的釋放。小學生在閱讀之后進行讀后感寫作,是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這樣能夠有效的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讀寫能力。例如,對于《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篇文章,主要表達出了音樂家肖邦對于祖國深沉的愛以及強烈的愛國情感。在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并為學生介紹故事的背景,當學生了解相關的背景以后,在進行文章的閱讀學習,內心勢必會產生一定的波動,此時,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讀后感寫作,可以將自己對文章表達情感的感受以及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寫出來,這種方式是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良好運用【3】。
課堂是教師傳授學生知識的主要場所,但是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課堂內教學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需要將讀寫結合學習引入到生活中,要幫助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更好的積累生活中發生的事,從而有助于積累寫作的素材。例如,《黃山奇松》中有很多精彩的詞匯,比如“枝干盤曲”、“挺秀”等。教師布置學生深入到大自然中去觀察,記錄精彩的內容,并將自身的感受運用到讀寫結合練習中,這樣有助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綜上所述,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閱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獲取到更多的信息,還有助于豐富寫作的素材,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能夠加深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能夠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都得到共同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