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市北大附屬德愛國際學校 鐘林廣
2011版《小學語文課標》在“課程總目標”中關于習作教學指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能根據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從課標上可以看出,小學生習作是一種書面表達訓練。習作即“練筆”,是“學習用筆說話”。“習”為先,謂之多練也!“作”為己,謂之真實也!
真實,就是希望學生寫真實文,不要胡編亂造,不要寫虛假文。真實文是小學生學習習作中最重要的要求。大部分老師對學生習作時都強調內容要寫真實。筆者也記得小時候,老師經常說作文一定要寫真實。有專家也說過:作文的真實應該是“藝術的真實”,“藝術的真實”不代表不真實。
老師給定一個主題,學生總是咬著筆桿想不出來寫什么,筆者認為,每次學生動筆寫時,卻又是像擠牙膏一樣,費勁寫了半天,還是簡單的在記帳。為什么認為是熟悉的事物,卻寫不出什么來呢?
的確,我們的語文老師總怕學生瞎寫胡寫,強調寫自己親身經歷的真人真事,從某種要求上說,強調真實,是小學生作文教學的一個原則。但是,我在學生與老師的調查中也找到了一些原因。學生說:“老師每次作文前都要喋喋不休地強調真實,一定要真實,我們哪里經歷過那么多事呀!真實的東西好像找不到多少!”老師也說:“過分強調真實,會限制學生自由發揮的想象力。”我也常反思:如果我們過分強調真實,作品就如同一幅框死了的寫真畫,雖真實,卻生硬呆板。對于初學作文的孩子來說,那將是畫地為牢,圈住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不利于激發學習的興趣,防礙了習作學習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為:小學生習作教學,別讓真實折了習作的翅膀。
怎樣引導學生寫真實文,筆者認為應該多途徑激發學生依托真實的自然物象,依托真實的生活體驗,依托真實的學科融合,培養語言表現力,鼓勵表達出孩子“自己的意思”,著力寫“眼中的真實文”,展開豐富的想象,語言凸顯有情趣,有情理,做到眼前有實景,心中有想象。
引導學生經常到大自然中去,在校園里,在小區里,在公園中,進行認真觀察方法的指導,獲取豐富的認知儲備,情感積累。再讓學生用手中的筆真實地記下大自然的美,表述親近大自然的情趣才有基礎。
學會運用第三只眼進行觀察:用眼見其形色,用耳聽其聲響,用鼻聞其氣息,用嘴嘗其滋味,用手觸其感受。
可以在家里、課室設置一個種(養)植角,與孩子一起多觀察,有目的完成一些觀察實景的作業任務,按時節順序相應進行對植物、動物、景物、人物的觀察日記的布置,進行連續性的觀察,做好較為真實、細致的觀察記錄。如:種養一些易種,而且有明顯變化特征的花草果蔬,或小動物,如“含羞草”“豬籠草”“銅錢草”“豆芽”“小蔥小蒜”“西紅柿”“火龍果”和“金魚”“小彩龜”“倉鼠”“小白兔”等等。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觀察生活,積累生活體驗,豐富生活經歷,記錄生活場景,反映學生生活的真實情趣。
如《破而不漏的塑料袋》習作課堂,是一節化學科小活動,在學生面前呈現,像表演一個小魔術。真相:利用的是聚乙烯塑料袋“受熱收縮”的性質。用鉛筆猛刺塑料袋時,摩擦會產生熱量,刺破部分的棸乙烯緊緊裹住鉛筆,水就不會漏出來。
在《破而不漏的塑料袋》的課堂上,讓學生參與,并親自體驗:一支支鉛筆插穿塑料袋,居然破而不漏!學生的好奇心被親眼目睹的活動場景驚呆了!學生不斷思索,不斷的反問,寫出片段。
筆者從學生作品中擷取三個片段,如下:
【活動前期】
我帶著興奮的心情三下五除二將四支鉛筆削得尖尖的。我又在塑料袋中灌了一半的水,手頓時一沉,看著那層弱不禁風的塑料薄膜,我已經在為待會兒的實驗表示擔憂:“這么‘瘦弱’的塑料膜怎么包得住鉛筆呢?該不會直接撕開一道大口子吧!”
【活動中期】
這次,我采取的是反手抓鉛筆的方法,確定好位置后,便將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兩只手上。又是深吸一口氣,蓄力完成后便狠狠地扎了進去。“呲!”這次沒有一絲水的溢出。我成功了!愣了半秒后,緊張被興奮取代,連忙又扎了好幾支鉛筆進去,都成功了,整個水袋變成了只刺猬似的。
【活動后期】
之后,我了解到,塑料袋之所以沒流出水,是因為塑料袋子被鉛筆突然刺中,產生了一種摩擦熱,被刺進去的塑料部生收縮起來后緊緊裹住鉛筆,密不透氣,所以水就流不出來了。小小的實驗竟然有那么大的學問,真是令我大開眼界!
學生與家人、師長、同學以及他人交往、相處建立的親情世界,感人的事最能扣動心弦,引起共鳴,激發寫作欲望。如《奇怪的爸爸》鄧存皓節選:真實的語言描寫,表現了父子倆的親情。
一路上,爸爸和我有說有笑,不知不覺,我們來到山下,望著上山的路,彎彎曲曲,崎嶇不平,爸爸問我敢不敢。我說:“小小男子漢,還怕這區區山路?”上山的路,真難走,不是路邊的峭壁嚇人,就是沿路的荊棘纏人……終于,我們到了半山腰,望著云霧迷蒙的山峰還上頭上,我的腳板又酸又痛,打起了退堂鼓。我說:“爸爸,別往上走了,真要是上了頂,下山也晚了,聽說山上有蛇,萬一竄出一只野豬來……”爸爸笑了,說:“兒子,別怕,有你老爸在呢!其實呀,爬山就像學習一樣,看著山頂遙遠,慢慢向上,不停息,總會到頂的。”我仔細品味著爸爸的話中有話,才覺察出這次爸爸抽出時間,帶我爬山的真正目的。
上面學生不論在活動場景的描繪,還是在人事親情的描述中,都關注了真實的情景,展開了適當的想象,尤其融入進了自己的感受,才寫得具體生動靈活。
語文是充滿藝術性的學科,作文亦然。所以,我們在小學生的習作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敘寫真實,更要注重語言藝術,讓作文充滿藝術美,讓語言表現力具有美的情感,不能因為“真實”折了習作語言表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