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安高級中學 金穎慧
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在語文學科學習中積累和形成的并得到具體體現的綜合能力和人格品質的綜合表現。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語文學科的語文價值就體現在核心素養的培養上,高中語文教學的根本就在于此。 而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語文生活化教學,就是需要我們將語文知識教學、技能培養和學生生活實際相融合, 要重視創設語文學習情境,再現和模擬生活場景,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得知識習得技能,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提升,思維得到激活,個性得到張揚,素養得到培養。因此,高中語文教學需要走生活化教學之路,以真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高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意義有三點:一是生活化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生活元素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益,同時正是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參與,他們才能將生活帶進課堂,讓生活在課堂中得到提煉升華,體會語文的學以致用,使語文的工具性和實用性得到提升。二是生活化教學能夠強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語文學習的真正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并最終服務于生活。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有效植入和引進學生感興趣的素材資源,讓現實生活和歷史史實有機地展示給學生,既可以豐富語文知識,又可以拓展學生視野。三是生活化教學可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個性特長,教師需要發揮主導者作用,適時引導點撥學生,以不斷促進學生合作探究、自我學習能力的提升。
利用生活現象有效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欲望,增進教學效果。實際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熟悉的生活案例,創設教學情境和再現文本場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之全身心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 在此基礎上,教師利用教學情境導入到文本學習環節,讓學生領略到生活體驗的作用和價值, 產生閱讀和學習的欲望,從而在生活體驗的基礎上,建構起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
比如,教學高中語文人教版教材高一必修三的《林黛玉進賈府》時,教師本著給學生真實的生活體驗, 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音視頻文件的制作處理,將影視片中的這一片段進行剪接,在導入環節進行播放,引導學生在觀察視頻文件中發現問題,提出質疑,激發學生的探知欲望。 在此基礎上,教師再成功導入文本學習,學生帶著視頻文件的情感體驗走進文本,很容易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的情感需求。
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拓展教學資源,將生活資源引進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中來,借助活動的開展助推語文教學更加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關的活動,既能促進知識學習和技能掌握,又能夠將生活資源有效融合到課堂教學,使生活資源的教育價值得到發揮,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加強。
比如,教學高中語文人教版教材高二必修五中的《中國建筑的特征》時,教師可以設計安排語文課外綜合實踐活動“走進中國建筑”, 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旅游資源和圖書資源,收集相關資料,并選擇當地的代表性建筑進行現場觀摩, 了解相關的知識,并展開討論和交流。
生活是語文的本源,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都是語文的重要素材,學生不注意觀察體會便不會領略到生活的豐富多彩。我們需要強化學生聯系生活學習語文的自主學習意識,從生活中發現語文的魅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感悟和體驗意識,進而促進語文知識的學習,促進自身語文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