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
(貴州省織金縣桂果中學,貴州 織金 552101)
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主要時期,在此階段進行德育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對于學生來說,和學習基礎知識一樣必不可少。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就目前來說,大部分家長和教師仍把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方面關注的較少。但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從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學科教育中更應該貫穿思想道德育。
數學雖然只是一門普通的中學科目,不是專門的德育課,但是其中也體現著不少的人生哲理,只要教師認真專研,便能從中找到許許多多的德育角度:第一,如坐標系與點的關系,坐標系就猶如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點,只有在社會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讓自己過有意義的人生;第二,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體現的則是最簡單的就是捷徑、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有時候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非要把簡單變復雜,往往是適得其反,起到畫蛇添足的效果;第三,各種數學運算技巧反映的就是生活技巧,很多事,我們只需要轉個彎就會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過不去的墻,就不必要鉆牛角尖,轉個彎,換個角度,便會豁然開朗;第四,有創新性地學習,要學著站在巨人肩膀上看未來,而不是一味死學,不知變通,要學以致用,而不是出現“高分低能”現象等等。
數學教學中體現的德育內容很多,這都需要教師去挖掘,要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教師正確引導學生自己學習,自己領悟,正所謂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學生自己領悟到的才是他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否則也只是暫時性的記憶而已。
數學教學是一種思維的教學,學生獲取的不只是知識,更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數學課也不只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學過程對學生的精神領域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因為只有通過學習者自身的感受、理解和領悟,這些影響才能內化為個體獨特的心理內容,生成豐富多彩的內心文化世界。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不盲從、不迷信、不唯書、不唯上、不唯師的思維習慣。
德育工作中要把愛國主義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要與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相結合、滲透,貫穿在各科教材中及學校各項活動中,并力求生動和形象化。我國古今數學的輝煌成就,能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例如從上古的結繩記數到中古的《九章算術》是我國最早問世的數學成就;我國古代數學家對圓周率的研究,最早由魏晉時期的劉徽開始,到南北朝時祖沖之對圓周率的準確計算大大早于歐洲;近代的華羅庚在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廣泛數學領域中都做出了卓越貢獻。
另外,還可以運用數學史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其他如數學家在真理面前堅貞不屈的事跡,可以培養學生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客觀精神;數學研究的困難和數學家不畏艱辛、勇攀高峰的例子可教育學生克服困難,勇于探索、創新等等,這些史料都能有效地教育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通過介紹我國的數學史,課堂上洋溢著愛國主義激情,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求知欲被激發起來了,德育教育落到了實處。首先,數學是最古老的科學,是古今中外無數數學家及數學工作者和仁人志士不畏艱辛,努力探索,刻苦追求而形成的一門科學。數學的歷史,就如同人類的文明史一樣源遠流長。它以“讀一讀”的方式編入了初中數學教材,是初中數學教材中的唯一顯性德育素材。在課堂教學中應緊扣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數學發展的悠久歷史,正確評價我國優秀數學家的偉大成就,這是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教材和有效途徑。
其次,通過教材中的有關內容和編擬既聯系實際又有思想性的數學題目,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除了用數學史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外,還應注意通過教科書的引言、插圖、例題和習題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改革開放政策的正確性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的有關內容,并隨時收集有關資料、數據,編擬數學題目,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實踐證明,在平時的教學中適時有機插入愛國主義素材,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還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其頑強刻苦的意志品質,完善學生的人格品質。在數學教學時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中國和世界上有重大貢獻的數學家的生平事跡及從事數學研究的辛勤勞動、刻苦鉆研、追求知識、追求真理的精神,引導學生克服滿足于現狀的思想,培養和訓練他們勇于探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使他們懂得為人類進步做貢獻才是人生最有價值和最有意義的,從而使他們樹立遠大理想。與此同時,數學是有理性的藝術,充滿理想精神,它教人誠實、正直,從數學的發展過程中可以使學生清晰地看到只要一個命題沒有被證明,它就不能納入到真理寶庫中,而不管命題提出者的資歷和聲望如何。倘若命題得到證明,那他的真理性便得到認同,不存在人微言輕的現象,有助于完善學生的人格品質。
總之,德育教育應貫穿于整個數學教育當中,這不僅是教學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科學,在中學數學課中滲透德育教育,首先要保證知識的科學性、系統性、完整性,避免牽強附會、生拉硬扯,要針對學生實際,寓德育于知識性和趣味性之中,這樣,才能把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搞得生動活潑,富有吸引力,才能把德育和數學融為一體,使學生逐步明確要為國家富強、人民富強而努力學習,陶冶他們的情操,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