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句容市邊城鎮陳武中心幼兒園 侯年慧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管子》中的這段話說明我們的先賢已充分認識到培養人才是長遠之計。“立德樹人”也幾乎是我國歷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
“身不正者不育人”是我對學前教育的理解。作為幼兒教師,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他們就像一張張白紙一樣,需要教師來“涂抹”,因此,師德在幼兒園中便顯得更加重要。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教師,我認為我們必須要有一顆堅定投身教育事業、奉獻教育事業的事業心,以及良好的師德。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需做到三個熱愛,即熱愛學校、熱愛班級、熱愛學生。幼兒教師“熱愛”的表現主要在于對孩子的感情上。“如果一個幼師僅僅熱愛事業,那只能是一個教師。如果一個幼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幼兒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是一個讓人尊敬的教師。”托爾斯泰的這句話,更適合于幼教行業,它準確地道出了師德的真諦以及教師應該怎樣做自我要求。幼兒教師對幼兒的感情直接關系到教育的效果,幼兒教師是接觸幼兒最多的人,因此,作為幼兒教師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幼兒們看在眼里,我們的言行會對他們的行為造成最直接的影響,所以加強自身師德修養是從事教育的必由之路。
育人先育德,如果說人生是一棟大樓,那么德便是根基。教育是塑造人的靈魂的偉大事業,學前教育的使命是培養幼兒們積極的心理品質和樂觀向上的品格,學會創造幸福,分享快樂。這對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就提出了要求:學校德育最好從課程德育、社會實踐和學校文化三方面進行建構,要把德育滲透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個方面。這樣才能夠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更全面的德育環境。在平時的教育中我們還需要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樣,就可以讓幼兒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得到心靈的滋養,使“德”的種子在幼兒的心靈發芽、成長。記得我曾經教過一個孩子,剛開學的時候他很調皮,不懂得和其他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東西。我經常關注這個孩子,在課堂、游戲、吃飯等環節都特意注重培養他的好習慣,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后,有一天他拿著點心說:“老師,今天幼兒園發的這個餅干很好吃,我想給你也嘗嘗。”這一刻我除了感動,更多的是自豪,我知道自己的努力培養有收獲了;還有兩個孩子,在大班即將畢業的時刻,男孩說:“老師,等我上小學了,放假我去你家看你哦,我還可以讓媽媽在手機上發我的照片給你看!”女孩夢晗說:“老師,等我上小學,你記得請假去小學看我哦,我在小學等你哦!”幾句簡單的話語,滋潤了我的心田,這是對我工作的肯定,這是對于一個幼兒教師最好的回報。
教師在生活中以愛育愛,幼兒在學習中以學會愛;教師在教育中以德育德,幼兒在學習中以德學德;教師在相處中以育正則,幼兒在互相學習中學會了正;教師以自己為媒介傳遞的師德與正能量信息,而幼兒們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從而學會了怎樣去傳遞德和正能量。“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心若存愛者,處處皆有愛,愛是教育的靈魂,是師德的永恒的主題。這就不得不提到我曾經教過的一群孩子,那時候的物質條件比較落后,我一直記得那一次當我站在兩張疊起來的桌子上懸掛燈籠吊飾時,一不小心,腳踏了空摔在地上,疼痛使我趴在地上連話都說不出來,孩子們看見了,馬上圍上來說:“老師,老師你怎么了?我幫你揉揉。”當我忍著疼痛從地上爬起來時,無數溫暖的小手撫在了我的腳上,也撫在了我的心間,這是我作為幼兒教師得到的一份厚禮,這是一份別人無法體會的幸福。我想這就是愛的回報。有句諺語說得好:“決定你成就如何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態度。”愛幼兒,幼兒也在無形中感受到我們的愛,他們也學會了將愛傳遞。
馬克思說:“只有用愛才能交換愛,只有用信任才能交換信任。”我曾經教過一位小名叫寶寶的小朋友,每天來幼兒園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坐在教室門口,反復說著“奶奶來接寶寶”這句話,直到說累為止。針對這一點,我每天和他交談,問他,吃早飯了嗎?吃了什么?拿出一些他喜歡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慢慢地他開始回答我的話,和我交談起來,而且有什么事都喜歡和我說,來幼兒園也不哭了。幼兒教師應有愛心,并細心地照顧孩子的衣食起居。在幼兒園里,有的家長有事,不能及時接孩子,我就把孩子帶到自己家,有的孩子午睡的時候哭鬧,我就給他們小聲講故事、唱搖籃曲,甚至把哭得厲害的孩子抱在懷里睡,日積月累,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們對我越來越信任了,能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再苦再累我都快樂。孩子在成長中除了需要愛,還需要尊重和了解,要與孩子們產生思想上的共鳴。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德”的氛圍,它使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都感受到溫暖,而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也都在給予他人溫暖,都在傳遞溫暖。共同用童心、愛心、細心、耐心去譜寫一首動聽的樂譜。
在教授孩子知識之前,教師首先應該樹立“德”的意識,并理解所教授課程中蘊含的道德思想,然后以多樣化的形式對幼兒的身心進行正面的教育。作為教化育人的教師,特別是面對幼兒的幼兒教師當以此為己任,使孩子們真正接受“陽光”一樣的知識,在他們的心靈中種下一顆真、善、美的健康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