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城北小學 刁秀蘭
我們應該針對語文學科的特殊性,將課內閱讀方法的滲透和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有效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地將課內閱讀的不同方法恰當地運用于課外閱讀中,達到熟練、精巧地運用各種閱讀方法進行課外閱讀的目的,使課外閱讀真正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石。在此教師需要遵循閱讀的一般規律與程序,如與學生認識相差較為模糊的文章,就需要采取一般的閱讀程序進行展開。
此外還有幾種不同的閱讀方法,需要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擴充與展開。如精讀法,在學生課外閱讀時遇到自己認為特別好的片段時就可以進行精讀,從字、詞、段三個維度開展,達到品味、寫意的境界。如略讀法,學生在查找相關的“姊妹文”時,就可以運用這一方法,閱讀時不必錙銖必較,大可一目十行,因為大意已在掌握之中。如選讀法,學生可以針對自己學習需要,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選讀一些高年級的作品。如速讀法,用于教師課堂訓練或者學生自己課下訓練,適合面向高年級學生展開。
課外閱讀的細節在于幫助學生養成利用空余時間堅持課外閱讀的習慣。在平常的閱讀中,讓學生養成定向閱讀的習慣,培養選擇閱讀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先看序文和目錄邊讀邊想反復讀。在閱讀遇到不懂的情況時,能夠應用工具書閱讀。最后還可以培養創建性閱讀的能力。在閱讀中讀懂文章的意味、韻味。堅持進行讀書筆記,包括批注筆記、摘錄筆記、提綱筆記、心得筆記。
激發課外閱讀興趣借名家效應。教師可以在課外閱讀中不斷向學生講述各種古今名人通過廣泛讀書最終博聞強識、走向成功的事例。
如匡衡的鑿壁借光,如偉人毛主席在北大圖書館中博覽群書找出了中國未來的道路。告訴學生強大的積累來源于閱讀,是自己日后成功的關鍵。同樣教師還可借經典效應激發課外閱讀興趣。經典擺脫了傳統俗套,所以成為經典,使廣大讀者產生共鳴,值得大家一起去研究。教師可以借影視作品、傳統書目中的經典片段進行相關講解,以小故事形式呈現,如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借助影視作品,再現作者的筆墨,再現那個三國時代。
激發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還依賴于教師能夠推薦適宜的課外閱讀書目。書目是源頭,科學讀書是方法,兩者相融合才能產生最優解。在選取書目上,一方面應該內容積極向上,符合教育發展的趨勢和現實需要。學生受限于自己的認識局限,面對市面上良莠不齊的書籍是不能有很好地宏觀把握的。因此,這些選擇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展開。另一方面,書目的選擇應適合學生年齡及心理特征。低年級以形象思維書籍為主,注重圖文并茂,集中于歷史故事、名人傳記、神話童話、成語故事、寓言等等。這個部分在于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使其明白大道德中的是非觀,這些經典的書籍通俗易懂,加上注音,很適合學生通讀。到了中年級,則可以把書目轉向有些散文和淺層次的名著,以及漢樂府等通俗易懂的古詩詞。這些書籍用詞考究。這個階段是一個量讀的過程,也是一個厚積薄發迅速積累的過程。而到了高年級則可以推薦一些雋永的世界名著、兒童文學。如愛的教育、城南舊事等。本階段是一個培養速讀的過程。最后,在閱讀的選擇上也應該注意到體裁廣泛,不限題材,不能把學生探索世界的決心給堵死了。
傳統觀點常常把課程評價當作課堂結構的外延,但實際上課外閱讀評價應該作為課外閱讀指導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在閱讀中不斷操練評價,反復審視自己之前的水平,才能不斷地以評促學,以評促教,達到檢驗效果、錘煉水平的真實目的。在不斷地課堂錘煉中,我總結出了以下的評價方式。
評價應當是一個動態化、持續化的過程,這和學生不斷學習成長的目的性是一致的。所以應當在評價過程中突出這一狀態,反映出學生閱讀書目不斷充實、閱讀水平不斷提高的結果。所以應當建立起一套閱讀成長記錄袋,也可結合當前電算化的形式,將學生的課外閱讀檔案電子化。可以在檔案袋中添加學生已經閱讀完畢的書目清單、相關讀書筆記、所獲得的獎勵、教師家長同學間相應的評價等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閱讀成長記錄袋并不是傳統的封閉的人事檔案,而是不斷更新,可以同學間相互交流觀看的評價袋。
課外閱讀還應該同校園的各項活動進行有機結合,以促進課外閱讀的繁茂重盛。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在開展的活動間自己認識到閱讀方面存在著哪些不足,讓家長、社會人士了解到學生課外閱讀的具體開展情況,以促進家校聯合。如開展“書香校園”活動,圍繞課外閱讀展開一系列配套活動:課外閱讀的優秀筆記展覽、課外閱讀歌曲、詩歌朗誦演唱。如利用各種紀念日、節日牽引閱讀經典的高潮,在國慶日開展紅色閱讀周,通過國慶閱兵引導學生閱讀紅色書籍、作品,開展相配套的班級活動,讓學生明白新中國的成立是在先輩的努力下共同鑄就的??傊畬⒄n外閱讀同校園的各項活動進行有機結合,讓每個孩子都融入閱讀的熱潮,培養閱讀的興趣,激發閱讀效果。
學與練是一對不可分割的共同體。在課外閱讀中,評價不僅限于考試,還可以轉到各種競賽中。競賽可以促進朋輩間的良性競爭,從而使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與信心。教師可以組織一些“飛花令”“主題演講比賽”“讀書感想比賽”“課外閱讀知識比拼賽”等活動,來促進學生參與閱讀的激情與熱度,讓學生根據競賽來找出差距,認識不足。
課外閱讀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與課堂內的閱讀教學相得益彰,相互補充,但是也必然受到一些其他因素影響。因此教師應營造出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在方法上和習慣上對學生進行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必然充實而又美好,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必將得到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