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東山縣南埔小學 陳春金
過去,受制于落后的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教師在展開閱讀教學時,往往沿襲機械固化的傳統教學模式,即以單向線性的方式將閱讀知識灌輸給學生。在這一教學模式下,由于缺乏課堂互動,課堂氛圍十分沉悶,學生提不起對閱讀學習的興趣,他們的閱讀學習的主體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發揮,導致閱讀教學效率和水平較差。在新課標“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要求指導下,為有效克服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多元化教學模式日益受到語文教師關注。所謂多元化教學模式,就是指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局限于某一具體的教學途徑,而是將多種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實現每一種方法各自對教學的積極促進作用,同時使各種不同的方法間形成協同配合效應,以此創新教學手段并豐富教學內容,進而實現教學質量改善。掌握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策略,對于小學語文教師打造高效閱讀教學課堂而言,意義顯著。
情景教學,即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的具體情境,并在情境中展開教學活動的一種創新性教學方法。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是教師有效實施情境教學的重要途徑,通過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不同角色,能夠使學生對于人物形象的感悟變得立體生動起來,從而深化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認知和理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關于課文具體背景的教學素材,以此拓寬學生的語文視野,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角色。比如,在進行《將相和》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使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與《將相和》這篇課文中“完璧歸趙”的故事相關的影視作品,帶領學生分析課文和影視作品在展現藺相如和廉頗這兩個人物形象上的相同和不同,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己關于影視作品中的不足的個性化見解;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將”與“相”的理解,利用課外時間,自由地組成小組并展開表演排練,再在語文課堂上集中進行表演,由教師評出“最佳表演獎”,通過這一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的內在魅力,有效增強學生閱讀興趣。
生活是語文的源泉,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正確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教學目標。為此,教師應重視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喚起學生的生活記憶和情感,促使學生主動將自己的生活經歷與閱讀內容聯系起來,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和主體性。為有效實現此目標,教師應對語文教材進行深入的研讀分析,從教材內容出發,為學生設計若干問題,以問題推動學生展開生活聯想和獨立思考,并增強語文閱讀的課堂互動。比如,在進行《月光曲》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幾個開放式問題,喚起學生的生活記憶:你喜歡什么樣的音樂?在欣賞你喜歡的音樂作品時,你是否曾經展開過聽覺之外的聯想和想象(比如在聆聽某首歌曲時感到眼前出現了某種視覺圖景)?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表達對于問題的看法、分享自己的真實生活經歷,切實喚起學生的音樂欣賞記憶和關于音樂作品的聯想與想象,從而為分析《月光曲》這篇課文中使用了聯想和想象展開描寫的部分打下良好基礎,幫助學生有效地把握這兩種寫作手法,同時培養學生形成在日后聆聽音樂作品時,主動展開聯想與想象的良好習慣,推動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語文。
群文閱讀是區別于單篇文章閱讀的一種高效語文教學方法,即以某篇課文為中心和主題,圍繞其內容和引入其他文章,讓學生接觸到更多與課文同主題或同類型的文章,促使學生觸類旁通,把握某類文章的高效閱讀方法,同時幫助學生擴大語文閱讀積累,力求幫助他們構建閱讀知識體系,切實增強他們的綜合人文素養。科學應用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關鍵在于合理地選擇群文閱讀材料,這要求教師充分把握教材中的課文和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為學生提供符合其閱讀能力的補充文章。比如,在進行《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從這篇課文的出處《安徒生童話》中選擇幾篇文章(如《皇帝的新裝》《白雪皇后》等),再從《格林童話》中選擇幾篇文章(如《白雪公主》《漁夫和他的妻子》等)作為課文的拓展閱讀材料來開展群文閱讀教學。通過組織學生閱讀這些童話類文章,有效地幫助學生把握童話的特征和寫作手法,促使學生掌握閱讀童話的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而言之,基于多元化閱讀教學模式在增強閱讀教學實效性、強化學生語文綜合應用能力及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等方面的重要價值,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主動地轉變語文教學理念,主動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用多種語文教學方法,切實推動多元化教學模式在語文閱讀課堂中的實現,以此改善語文教學質量。為此,教師應積極開展課本情景劇的角色扮演活動,展開情境教學以增強學生閱讀興趣;應巧妙使用生活化閱讀教學,喚起學生生活經驗以調動學生的閱讀學習主體性;應高效運用群文閱讀,幫助學生構建閱讀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