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沛縣大屯礦區第二中學 何文章
針對學生全面發展而言,重要的途徑就是家校合作共同教育模式。從當前來看,有些學生家長在管理學生方面,已全面托付給學校,造成家庭教育缺乏,學校學生工作管理者應該與家長盡快進行溝通和交流,開展家校溝通,為學生營造更好的教育環境。
社會和科學技術都在快速地發展,家校溝通的方式也越來越多,電話可謂是最便捷的方式,雖然該溝通方式及時簡單,但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很容易被忽視。在正常的情況下,教師輔導工作的重心主要在兩頭,學生違反校紀校規、學業問題、身心重大問題以及人際交往矛盾等出現,才與家長進行聯系,期望家長能夠給予協助,共同克服困難。這種模式使許多普通學生家長對于學生在學校的日常表現很難了解。另外,有些家長的教育理念還停留在“以校為主”,認為學生交給學校,學校就有義務教育和管理學生,所以,有些家長不去主動與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
對于教師而言,思想引領者是最初的職業定位,同時作為學生學習的督促員、思想的引導者、校園文化指導員、學生矛盾協調員、學生心理健康疏導員以及文藝活動組織員等。現代的學生基本是獨生子女,學情比較復雜,各種問題都可能存在。從教師與家長進行溝通時,一些家長的真實想法會很明顯地被感受到,有些家長認為,學生入學后,教師能及時與家長溝通,使家長對學生的日常情況進行了解,有些重大問題發生就能夠規避。教師的工作既艱巨又持續,若沒有建立起長期系統的溝通機制,家校合作協調就很難開展。
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組建學生與家庭的微信群和QQ群,在不同的地方組建不同的群組,每個部分的分工都要明確。在這些群組的聊天過程中,既可以讓學校分發消息給學生和家長,又能夠使學校與家長交流和溝通得以加強。不同群聊側重的事情和管理事項也有所不同,因此,應該學會怎樣將這些網絡渠道正確地運用,協調學校與學生和家長更好地進行溝通和交流,并且還能夠幫助學生在學校安心地學習。但是,網絡屬于一把“雙刃劍”,每個人在網絡上都具有發言權利,因此,這就意味著在學校教育群聊的小組中,有些不和諧聲音很容易出現。一些家長若對學校有不理解的行為,在群聊里傳播,就會導致很大的影響。因此,無論是微信群,還是QQ群,都應該正確地應用,將其功能充分地發揮出來。對于家校合作群而言,制定一些規則,使學校教師與家長對于學生問題的交流是理想的,所有發布在群里的信息,都是為了學生,可以更具有正能量,也可以變得更好,如此這樣,學校的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
互聯網與家校合作,不是簡單的互聯網+家校合作,而是使二者能夠有機地結合,既要將家校合作目標有效地實現,又要將互聯網技術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互聯網+”背景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智能手機基本都有,這為開展線上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師在家校合作中,應該更加主動和積極,將QQ交流群和微信群構建起來,對學生存在的共同問題設置相關的話題,并且鼓勵家長在群里大膽地發言。將自己的建議和意見述說,使每個家長對于家校合作的開展都能夠做出貢獻。互聯網只是一種工具,并不是萬能的,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對于互聯網與家校合作的關系都應該看清楚,不能對互聯網技術太依賴,還應該將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充分地發揮出來,將互聯網負面的影響消除。進行線上和線下的交流合作,將線上作為基礎,線下作為保證。這種合作方式雙管齊下,對于“互聯網+”背景下家校合作的實現非常有利。
學校設置這樣一個群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學習。由于家庭與學校所站的角度不同,教育上的一些分歧也難免會產生。例如,學校會布置較多的作業,協助學生將專業課知識強化,但是家長心疼學生課業負擔重,這時就會對學校的決定產生懷疑,對學校規定產生分歧。因此,雙方這時就應該都做出一定的讓步,學校應該與家長交流和溝通,說明目的都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成才,家長們也應該對學校的行為更好地理解,懂得“教書育人”是學校主要的任務,既然家長將學生送到學校,就應該相信學校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互聯網時代,教師和家長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家校合作的知識,借鑒別人的經驗使學校的教育工作不斷地優化,并且將家校合作實效性很大程度地提升。當前教育與傳統教育有所不同,運用家校合作方式與傳統方式也不一樣,如此這樣,才能夠將家校合作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和家長對于自身的責任都應該明確,將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充分地運用,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共同努力。
相對于教師,家長在教育學生的能力和經驗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在家庭教育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若能夠將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就能夠有效地提升。采用互聯網技術,教師有效運用遠程教育方式,將教育指導提供給家長,使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得以保證。遠程教育既能夠在文化教育上應用,又能夠促進家校合作。因此,家長和教師應該在家校合作中正確地應用遠程教育,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