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龍亭學校 田毅
針對青少年的教育問題,“減負”是個老生常談的熱詞,雖然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已經先后發布了多個減負令,但孩子們卻覺得負擔不減反增。現在的孩子與過去相比,承擔了越來越多的課業壓力與負擔。學校的作業更是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學校作業有時要做到深夜、培訓班五花八門,去年“全國”兩會期間,長期困擾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明確表示,首先從學校進行減負,加強科學管理,把減負的任務落實到學校教學的各個環節。減負增效是當前新時代的教育任務,這種新的要求正成為推動教育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的動力,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并不是要求教師給學生布置少量作業,減少學生作業只是減負的一個方面,要真正減輕學生負擔,就必須減少學生訂的各種教輔資料,從單靠搞題海戰術,從簡單的刷題中轉變觀念,還要求教師備課既備教材又備學生,精選練習,細心琢磨,多樣化設計學生作業。使作業從內容到形式,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學生全面發展,使自身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多樣化設計作業形式就顯得十分重要而且緊迫。以下是在教學過程中探究出的幾種行之有效的作業設計形式,現予以介紹,以備大家參考。
活頁作業,因學科不同,可以形式多樣。這里所謂的“活頁化作文作業”就是將作文不寫在規定的作文本上,而是寫在教師制作的活頁作文紙上。作文活頁紙采用十六開紙張,印有作文格,注明作文字數標志和評語欄,每次作文前,將活頁作文紙像試卷一樣分發給學生,免去了課代表收發作文時搬送的麻煩和繁重體力,免去了教師批改時來回翻閱的過程,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既可以訓練學生應試作文的能力,也可大大提高批改的效率和質量。教師可根據本次作文實際,將不同性質的作文按照不同標準進行整理,將優秀作文和一般作文分別裝訂成冊,懸掛在教室內進行展覽,以激勵學生。學期完畢,學生將一學期所寫作文整理成集,上繪裝有精美圖案的封面,起個精彩的名字,加上前言后記,就是一本自己的作品集。采用活頁作文,收發、批改、展覽、交流都很方便,讓作文由先前固定本的全封閉狀態走向完全開放的狀態,學生個性得到了張揚。所以,作文一旦從固定本搬上活頁紙,雖然是簡單的形式變化,但其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極其深遠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接受知識時,動手、動腦做的比聽到的、看到的印象深刻,記憶持久,如果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操作,則記憶得更為牢固、更為持久。學生們可以在動手的過程中將教材中特別抽象的知識和難以理解的知識簡單化。手工作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同時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團結。動手制作克服了教師一講到底、學生無暇思考問題的弊端,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素質的提高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在練習、實踐中積累出來的,在實踐中培養出來的。動手制作既能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和對科學的探知欲,又能啟迪學生思維。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要鼓勵學生不滿足于書本,自己動腦去設計實驗、動手去做實驗,這樣才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尤其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比如生物、物理、化學課更適合學生手動操作。
作業表格化,學生按照所做習題,先寫出關鍵詞和對應知識點,然后寫出解題過程,設計成表格作業。表格作業可以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學生的人格得以體現,使作業人文化,學生的讀題審題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充分訓練和提高。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的習慣,將來就不會因審題不嚴而失去不該失去的分數,考試成績也會更接近于自己的真實水平,有效提高學生成績。表格化作業體現了作業的開放性、探究性、趣味性、人文性。
辦手抄報是另一種多樣化作業設計形式,它可以調動學生的意識,指導學生學習生活經驗,它還是學生獲得更多知識、培養其綜合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舉辦不同學科的手抄報,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長知識,教會他們如何搜集資料、整理素材,養成勤于動手、動腦的好習慣,挖掘潛能,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提高審美觀念和技能。通過動手辦手抄報,不但能嘗試如何做編輯、記者等,而且還能嘗試當主編,學會排版和設計,是個富有挑戰意義的實踐活動,我們相信只要能堅持到底,其排版、設計能力就一定會得到提升。
創意作業的提出預示著學生成為最具有生命力和智慧的課堂主人,變教師“教會”為學生“學會”,變學生“學會”為“會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傳統的試卷、訓練題、機械抄寫變成一個輕松愉快、主動參與的過程,讓學生感到作業不枯燥乏味,甚至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從成功的學霸經驗來看,錯題本不失為一種創意作業新形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孩子的學習千姿百態,有效性更高。創意作業猶如一個無形的指揮棒,如果合理地布置創意作業,它不僅是一種作業形式方面的改變,而且還能打破學生思維上的屏障,成為打開孩子思維閘門的一把鑰匙。以上是教學過程中對作業形式的幾種有益探討,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同時讓學生避免枯燥無味的常規作業,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