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實驗小學 劉小英
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時期。在小學教育階段,孩子們的三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并且十分好動,難以安靜地做事,這樣為家庭的教育帶來了一些阻礙,家長如何配合好教師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性格、品德是需要父母一直不斷探索的問題。
家長們在孩子的小學階段就已經開始將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判孩子好壞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其實在這個階段,家長們更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教他們如何巧妙地學習、與孩子一同想辦法解決問題,而并非單一的責備。同時,家長們應該多關注孩子在素質教育上的培養,逐步改變只停留于應試教育培養的現狀。
培養孩子積極向上、樂觀的性格是每一位家長的愿望,但家長們往往會忽視自身為孩子做一個榜樣,幫助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作用。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可以從容面對,但家長遇到同樣問題時又應該如何做呢?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若能做到不責備孩子,而是與孩子一同面對困難,幫助孩子想解決辦法,那在以后的生活中,孩子遇到困難后就自然而然很愿意與父母分享。如果家長在孩子做錯事情后,總是不斷地責備,則會使孩子產生心理陰影,在孩子的心中萌發恐懼的種子。在家庭教育當中,作為父母,他們處理事物的行為、對待問題的態度往往會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父母對待生活積極樂觀,那么孩子也會陽光、健康地成長。相反,如果父母總是用消極態度面對生活,那孩子對待生活的方式與前者也會大有不同,慢慢使他們形成不好的性格。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每個人壓力也越來越大,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足夠優秀,讓他們盡可能早地獨立。獨立的重要性,每位父母都知道,但由于種種因素,一些父母并不會讓自己的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這樣就導致了無法讓孩子獨立完成他們自己的事情。這樣的現象也成了現在大多數家長所面臨的挑戰。
一般6歲到11歲是孩子上小學的年齡,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很好培養,就像被融化了的鐵一樣,倒在什么容器當中冷卻后就會形成什么樣的形狀。長大的孩子就像已經凝固的鐵一樣,想要改變它外在形狀是十分困難的事情。所以,小學階段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階段。當孩子踏入小學后,除了日常課程以外,他們還需要上許多的補習班、興趣特長班,讓孩子們在小學階段就變得多才多藝,孩子在這個階段遇到困難時十分容易喪失自信心,看待事物的看法不合常理。所以,家庭教育一定要與學校教育齊步前進,讓孩子得到全方面發展。
社會不斷前進發展和教育不斷改革創新,都在促使家長轉變教育孩子的思維。小學階段是塑造他們性格和培養他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并且也是需要我們抓緊探索研究如何更好地培養孩子的關鍵時段。在這個階段,家長們應該著重培養孩子性格與他的行為習慣,并且把關注點放在素質教育上面來,而非僅僅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
父母作為孩子接觸人世的“首位”教師,應當以身作則,積極面對與處理身邊發生的事情,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孩子在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成長,才能將他們培養成家長們心中理想的模樣并且快樂長大。
隨著教育不斷改革發展,家長們逐步意識到了獨立性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但卻因為生活中所發生的種種困難讓他們忘記了初心。每一個孩子在以后的生活當中都需要自己獨立地去面對生活、解決困難,只有當他們能夠真正獨立去面對生活、應對各種困難才能真正地成長。作為家長,真正可以做到的就是大膽放手,讓孩子獨立去面對,尊重他們的決定與選擇。只有在父母的一次次勇敢放手中,孩子們才能慢慢地、一點點地成長,最后學會如何更好地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處理好問題。
父母可以多參與一些與孩子一同合作的游戲活動,通過這種活動促進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在活動中培養教育孩子,在這種開心愉快的環境中,孩子往往更容易接受,更容易采納父母所提出的建議,父母應該多多采用這種形式來教育孩子,使孩子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扮演著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角色,初為“新手”的父母隨著孩子的出生也開始與孩子一同探索與成長。孩子真正開始學習知識是從小學階段,這個階段父母受社會的影響往往會對孩子要求較高,希望他們受到教師的喜歡,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但父母此時通常會忽視孩子的感受,不關心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孩子在這個階段所需要的僅僅是父母的一句鼓勵,需要的是一句簡單的稱贊,需要的是在自己完成任務時可以放手不被束縛,需要的是報一門真正喜歡的興趣班。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階段,作為人生第一任教師的父母,應該多關心孩子心理動態,及時了解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強求他們去學習、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并且作為家長也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他們學會獨立去面對生活,處理所面臨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