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舞蹈是人類情感表的一種具體方式,舞蹈的來源是人體的肢體動作藝術性的變化,舞蹈能夠表達人的情感也能夠展示人們的生產生活。舞蹈具有自身獨特的藝術性,它是在一定的節奏和韻律中通過舞者的表情、肢體的動作、手勢的變化等等一系列的方式向觀眾展示舞者的思想和文化內容,舞蹈也具有多種藝術形式,包括獨舞、群舞、啞劇等。教師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對學生的舞蹈動作進行重視外還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感知能力,剛要結合適當的教學方法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化。
在真實的舞蹈教學中并不是教師進行舞蹈技能的表演然后學生進行模仿,而是通過學生對教師表演技能感知后將自身對舞蹈產生的欣賞和感知轉化為自身舞蹈動作吧并最終展現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舞蹈教師也不例外,教師需要對每一個舞蹈學生的特點和長處進行分析,促使每個學生將自身的優點融合在自己的舞蹈動作中,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舞蹈風格,是舞蹈更有感染力,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舞蹈動作的高度統一,學生要通過自身對舞蹈的深化理解去學習做到活學活用。
舞蹈表演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個逐漸深化的過程,所以舞蹈教學中的要求就是遵循舞蹈表演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和突破創新的意識。想要真正學好舞蹈表演就要求舞蹈學生對舞蹈表演有著極大的興趣,并能夠在舞蹈表演的學習中有堅持不懈的精神不能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是遇到困難就輕易的放棄對舞蹈的堅持,舞蹈的學習需要在學習中堅持不懈的積累和練習,時時刻刻保持對自己的要求,只有經歷過這樣一個長期的逐漸深化的過程,才會逐漸使得舞蹈表演的能力不斷得到提升。“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說的就是沒有長期的堅持和努力就很難實現舞蹈表演在臺上的那一刻驚艷的表現,所勤奮堅持是學習舞蹈表演的基本要求。
舞蹈表演不僅要求學生有刻苦勤奮的精神而且要求學生在舞蹈表演中要有創新的意識,一成不變的舞蹈表演常常使得舞蹈觀眾產生厭倦,作為一個舞蹈表演者要將創新作為對自身的核心要求,藝術的魅力就在于不斷的創新,對于舞蹈表演者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驚人的創造力,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具有靈魂的舞蹈表演者。教師在對舞蹈表演的教學中不僅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要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引導學生在舞蹈表演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和創新熱情。教師也要激發學生對舞蹈的創作熱情促使學生學習舞蹈、熱愛舞蹈,積極的投身到舞蹈這項藝術事業中來。
舞蹈是一門內涵豐富的藝術其中包含了表演藝術和審美藝術,舞蹈有其自身獨特的美,要想展示舞蹈的美的風采就需要對舞蹈的編排和設計做出大膽的創新,結合舞蹈表演著自身的特點和舞蹈的風格。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舞蹈表演的精髓所在,例如通過對舞蹈音樂背后的故事或是它蘊藏的文化內涵進行分析感受舞蹈音樂的魅力,體會舞蹈音樂中的情感將這些用舞蹈動作表現出來,在表演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創新和編排,不拘泥于教師所教授的表演動作。例如教師在教授我國傳統舞蹈的動作時可以介紹這支舞蹈是為了向觀眾展示怎樣的故事情節和民族文化,了解舞蹈的藝術特征,利用舞蹈的形象性結合舞蹈音樂的聆聽感受。舞蹈不單單是舞蹈者在動作形體上完成的動作,舞蹈是基于這些有規律虛擬性的動作向觀眾表達一種情感的體驗,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使得學生的表演力得到培養和提升,就像我國許多優秀的表演藝術家都曾經有過舞蹈學習的經歷。通過對舞蹈的學習,學生結合了舞蹈動作將我們的生活形象的具有藝術性的展現給觀眾。在舞蹈的學習和練習中以及對舞蹈藝術的感知、創新中無形地實現了表演能力的提升。
舞蹈大多是需要在特定的舞臺環境中展示的,因此舞臺經驗的積累對于舞蹈學習者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的,舞臺作為檢驗舞蹈者能力的平臺,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寶貴的舞臺經驗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積累更多的舞臺經驗舞蹈表演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現,這需要教師在對學生的教學過程中有更多的實踐教學指導。比如在對某歌影視片段的舞蹈表演練習中教師可以將練習場地設置在舞臺上對學生的實地聯系進行指導,這樣使學生對舞臺更加熟悉,多次在舞臺上的表演可以積累學生在舞臺上的經驗,使學生的心理得到放松,最終實現站在舞臺上就有心理上的適應感達到舞蹈表演最自然最好的效果。
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也在不斷地提升,在學生對舞蹈的學習過程中將自身與舞蹈的音樂情節中的人物結合起來,充分實現學生想象思維的提升,在舞蹈的編排過程中,科學的編排、合理的舞蹈動作設計對于提升舞蹈的靈魂美有著重要的意義,從學生的舞蹈與特點出發,實現學生的個性和舞蹈動作的完美集合,注入舞者的想象十五道更加感人更具有生命力。
舞蹈表演上展示藝術表演力和學生自身藝術感受能力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它是學生學習舞蹈藝術不可獲缺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舞蹈教師要從舞蹈的背景音樂出發提升學對藝術的感知能力和將藝術融入舞蹈的能力,教師要將學生對藝術的感受力的提升作為教育過程中的重點。例如教師在教授塞北舞蹈時,要先將塞北的風土人情和地理風貌描述給學生或利用多媒體的資源向學生展現有關于塞北民生的視頻和照片,借用塞北的原始風貌對學生進行藝術感染。隨后教師可以用塞北的音樂來對學生進行熏陶,使學生產生聯想,聯想到塞北的廣闊、草原等種種提升學生對舞蹈藝術的感知能力。
舞蹈是一門動作藝術,但是舞蹈藝術在精神上對學生的有極大的培養,學生通過對舞蹈藝術的學習精神感知美丑的能力也會得到加強,例如在白毛女的舞蹈學習中,舞蹈學習者除了對舞蹈動作的學習外還會感知到白毛女面對錢權惡霸不屈服的堅強品質也會對黃世仁對弱勢群體的欺凌的行為產生厭惡,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人物形象的解讀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是非價值觀,對樹立學生健康良好的精神面貌有著十分積極有效的作用。不僅如此,舞蹈作為人類肢體動作的藝術展現形式之一,舞蹈動作的展現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形體和面貌,這樣的而要求使的舞蹈學習者會自覺地在意自身形象和狀態,要保持良好的形體和狀態就必須用健康的生活和持續不斷的運動,這也是許多舞蹈演員在精神和氣質上都優于普通人的重要原因。
許多人都希望自身擁有健康的精神面貌和優雅氣質,舞蹈學習就是達到這些要求的重要途徑之一。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藝術表演能力通過形體動作的學習,舞蹈情感的體驗,在舞蹈教師的指導下同自身的特點進行結合等方式往往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學生在舞蹈學習中經歷的困難的舞蹈動作的堅持練習,鍛煉舞蹈學習者堅持不懈的品質和克服困難的意志。教師在指導過程中的引導使得學生發揮自身豐富的想象力啟發學生在舞蹈學習中的創新思維;學生在學習過程的建立了辨別是非善惡價值觀等都實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演能力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綜上可知舞蹈在帶給人們美的享受的同時還能塑造舞蹈學習者的美。希望更多的學生都能夠投身于對舞蹈的學習中,實現自我氣質的提升收獲良好的審美觀念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