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娜
(貴州省織金縣以那鎮中心幼兒園,貴州 織金 552107 )
近年來,我國高校課堂出現很多問題,學生上課不聽講、逃課現象屢見不鮮,教師教學負擔重、效果差,心理壓力巨大。在網絡和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講授式課堂更顯枯燥乏味,課堂改革呼聲不斷。課堂教學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和基本形式,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然而,當前大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學生上課玩手機、看電腦、聊天走神、缺課率高,缺乏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一問題的根源在哪里?教師的教有問題毋庸置疑,但學生不想學才是問題的核心。
對分教學法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課堂時間分配給教師進行講授,另一半時間分配給學生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旨在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出發以提高教學效果。這樣,在講授和內化吸收之外,突出了課堂討論過程。實施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把講授和交互式學習在時間上分隔開來(相隔一周),讓學生在這兩個過程之間有充分的時間按自己的節奏進行個性化的內化吸收。在這一教學模式下,教學時間可被清楚地分成三個過程,即講授、內化吸收、討論。
傳統教學包括教師課堂講授和學生課后學習兩個相對分離的過程,師生交互很少,學生被動接受,主動性低,難以培養思維能力和探索精神。對分教學法創新之處在于,它將講授式課堂、研討式課堂結合起來,避免了單獨應用這兩種課堂教學法的弊端,重視隔堂討論,教師可在課堂中展開知識框架、重點及難點知識的精講,學生課后有充裕的時間結合講授內容及輔助資料等內化吸收,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習主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是促進教師提升自我,擴展了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對分教學法將課堂細化成講授、內化和討論,可鍛煉教師掌握課堂方向、課堂進度的能力,督促教師查漏補缺、不斷提高自我。二是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與探索精神與思維能力。對分教學法可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在這一模式下,學生自我掌控討論環節、自己內化吸收知識,自己去搜索討論所需的各種資料,可有效提高其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傳統教學的開展重視學習中的各個環節,包括任務導入、知識回顧、講解知識點、課堂小結、拓展和作業等,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根據這些環節展開任務分解式教學,而并無消化吸收知識的時間。對分教學法可以為學生留下充分的吸收內化時間、思考時間、自我探索時間,學生可更為充分地參與討論,這有助于提高鍛煉學生的自我探索能力與思維能力,使得學生積極參與知識模型構建,學生參與討論、思考的角度也更為多元化。
首先,學前教育的各科課程具有很強實踐性,其中學生為實踐的主體,若不能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實踐中,這些課程是無法取得理想教學效果的,因此在展開教學時,教師必須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而要達成這一目的,可通過對分教學法模式來實現。筆者的實踐教學環節分三步走:課堂精講,課后操練,課堂討論。第一步,課堂上教師重點講解、示范相關教學技能、理念;第二步,課后,學生根據講授內容、教師下發補充材料及網絡等資源通過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具體作業,達到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吸收;第三步,新課伊始,學生分組討論、展示作業,教師加以點評總結,完善學生對內容的理解。
其次,優化課堂設計與教學。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的課堂教學要貫徹對分教學法的教學理念,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討論具體的題目,留給學生課后查詢參考資料、整理資料、分析并逐步建立自身知識體系的充分時間,使學生在做作業期間深刻理解所學知識,并可不斷將之內化,使之成為自身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課堂上,教師組組討論的方式應該靈活多樣。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一學期不變的 6-8 人的固定小組,也可由學生自由組合。學生將準備好的討論內容帶入課堂,可以采取先組內分組或集體討論的方式回顧強化,然后各小組間輪流見面相互交流,既有益于鍛煉表達,又有益于開拓思路。之后,教師可結合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地加以總結、點評。
第三,創建合理考核形式。考核從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出發,對分教學法所對應的考核形式是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的。在考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終結性評價,同時還要重視過程性評價,并以過程性評價為側重點,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興趣,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
結合對分課堂的方式,學校對于課堂教學的評價方法可以這樣劃分:學生成績包括期末考成績(占比 60% )和平時成績(占比 40%)。也就是說,若學生只重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是不能及格的,這就需要學生重視平時的作業及課堂表現。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會大幅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溝通能力、探索能力均得到了明顯改善。這種考核方式不僅比較客觀,最主要是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培養了自主學習的習慣。
對分教學法已經形成了系統性理論知識,操作方法也在不斷完善。在學前教育及義務教育階段課堂中,教師應不斷探索,充分借助這一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學效果,鍛煉學生的探索能力與思維能力,為其日后順利步入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