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的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中,提到要更加注重以德為先,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因材施教。而教育作為服務生長的事業,當前所存在的問題有:師生比不低,但班額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多了一倍;新時代背景下家校合力教育水平不高;學校教育哲學表達、整體育人目標、課程教學、學習的發生與引領四者之間匹配度不高。基于以上問題,學校需要創新組織行為,重建管理機制,結構性地變革學校生活。為此,溧陽市燕湖小學以生長性學習群為學校的基本單位,以人生導師與兒童課程開發為關鍵,嘗試解決“以德為先、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問題。
學校依據“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辦學理念和生長性學習群建構計劃,對校園環境進行整體規劃,設計了家居式教室和相應的群組空間,為有效實施該項目提供了基礎和保障。學校始終以培養真實完整、求真務實、真才實學的人為教學目標,整合多種資源,建構“開放多元”“自主選擇”“自由對話”的學習群;建設以“學科課程”“綜合課程”“生活課程”為核心的結構化學校課程體系;建構以“選擇”為前提、以“活動”為關鍵、以“分享”為保障的生長性學習群的教學模型。2017年“兒童語文學習機制和學習群的實踐建構”項目研究獲江蘇省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類一等獎。本期“專題”基于筆者所主持的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兒童生長性學習群的建構與實踐”的部分研究成果,邀請專家引領,一線教師圍繞學習群教學課例分享,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引起同行對學習群研究的進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