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英
(保定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保定 072650)
目前,中國正處于快速轉型期,思想及文化的多元性是當今社會的主要特點。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瘋狂地追求時尚與潮流。流行音樂由于具有動聽的節奏、流暢的旋律、前衛的風格,深受廣大高校學生喜愛。但是,家長和老師出于對學生學業的考慮,非常排斥流行歌曲。客觀地說,流行歌曲也是音樂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也同樣具有很高的價值。因此,正視流行歌曲的價值,恰到好處地將其引入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是音樂教育工作者的一門必修課。
流行歌曲是一種文化符號,它的產生有著深厚的社會背景。但是,只要一提到流行歌曲,許多人都會聯想到靡靡之音,內容粗俗、制作粗略是它給人的第一印象。其實,很多流行歌曲都有其特殊的內在價值。雖然流行音樂質量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但是其中很多優秀的歌曲卻代表著當前流行的文化和流行趨勢,能夠引起青年人的廣泛共鳴,也是他們情感寄托的一種方式。
不可否認,流行歌曲確實給中學生帶來不少負面影響。如以黃色、暴力、偏執、憂郁等為主題的流行歌曲,很容易使那些沉迷于其中的高校學生不能自拔。但是,這些音樂對高校學生的不良影響是因為他們的鑒別能力弱。如果加以正確引導,使他們懂得如何鑒別流行音樂,就能降低不良音樂的危害,吸收優秀音樂的“正能量”。
首先,流行歌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般來說,流行歌曲曲風活潑,廣受學生喜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往往能夠張口即來,模仿他們喜歡的流行歌手的唱腔。但是,在高校音樂教學課堂上,面對傳統的音樂曲目和音樂欣賞,他們卻不予以配合,有時候甚至懶得張嘴。如果引入優秀流行歌曲,可以吸引高校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培養學生們良好的音樂素養。
第二,在優秀音樂作品輩出的年代,很多不良歌曲也充斥著電視和網絡,高校學生的思維正處于高度活躍期,非常易于接受流行音樂。但是,受自身認知能力和知識水平的限制,他們很難鑒別優秀的流行音樂。因此,在高校音樂課堂中,幫助學生鑒別優秀的流行歌曲,引導他們選擇適合身心特點的、積極健康的歌曲,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有利于課堂教學,還能夠提高學生鑒賞流行歌曲的水平。
第三,流行歌曲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完成課堂任務。音樂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具備良好的樂理知識外,還應當具備教學的智慧。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課堂教學必須注重的問題。將流行歌曲引入高校課堂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同時,教學方式也應當多樣化,將優秀流行歌曲作為獎勵,鼓勵學生做好課堂練習和隨堂作業,既能夠活躍氣氛,又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增加師生課堂互動和交流。眾所周知,流行歌曲的產生是與整個社會發展緊密聯系的。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曲藝曲風,如果高校老師能夠緊緊抓住時代的特色,引入優秀的流行歌曲進校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愛國情操。
第一,中學生正處于人生叛逆期,他們非常注重自我體驗,尋找情感共鳴,因此,傳統音樂教學內容由于內容陳舊、年代久遠,很難吸引他們。面對當前流行歌曲大爆發的年代,很多高校學生從小耳濡目染,對流行歌曲具有很高的認可度。音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這種情況,妥善處理流行與經典的關系,將兩者有機融合,引入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雅俗共賞”的能力。
第二,積極引導學生選擇優秀的流行歌曲。教育工作者要告知學生并非所有的流行歌曲都是不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的,要學會選擇優秀的曲目。多數學生狹隘地認為,流行歌曲就是愛情歌曲。這說明學生并不了解流行歌曲。優秀的曲目往往能夠經得起歲月的考驗,越是經久不衰的歌曲,往往越具有很高的價值。比如,像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歌詞簡單卻深情:“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美麗的白發,幸福中發芽。天使的魔法,溫暖中慈祥”。這首歌曲能夠積極引導學生關心父母,傳播孝道,對課堂教學就有非常大的幫助。
第三,注重古今結合,循序漸進。在高校音樂課堂教學中,《牧羊曲》是一首經典曲目,但是學生往往對此不感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采用古今結合,循序漸進的方法。筆者首先選擇引入《少林寺》這部電影的精彩片段作為前戲,當學生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這上面之后,筆者轉入到《牧羊曲》這首歌的來源,正是《少林寺》電影的插曲,被很多專家認為是中國流行樂壇的經典之作。這樣,在層層遞進的過程中,讓學生們循序漸進地比較和掌握課堂知識。因此,挑選優秀的流行歌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教學效果,使學生認識到經典音樂是很多流行音樂的源泉,從而在今后能夠主動關注經典音樂作品,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素質和音樂修養,提高音樂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