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外溝門中心校,河北 承德 068363)
(一)教學生活化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生需求。小學生的思維仍然偏向于感性,而數學知識都是較為抽象的,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水平決定了在學習數學時需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能夠主導參與到教學中來,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并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這些問題來自生活或者數學知識內部,教師要創建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動作思維開始向抽象思維發展,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小學數學教學必須堅持生活化教學的方式。
(二)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激發學生主動性。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會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并且學習效率也會更高,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一些教師知道,在講解一些較為晦澀難懂的概念時,如果能夠結合生活實例分析,就能化繁為簡。
(三)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學習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時,雖然能夠掌握這些知識,但是由于和他們的生活實際沒有明顯聯系,或者教師無法將知識點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就會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夠牢固,很難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如果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講解知識,并引導學生將知識點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理解,將會讓晦澀難懂的知識變得簡單易懂并且容易掌握。新課標也要求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和感悟數學,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對數學有更加全面深入的感悟。
(一)數學語言運用生活化,從生活經驗入手,調動課堂氣氛。
同一堂課,不同的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樣,這主要取決于教師的語言水平。尤其是數學課堂教學,要學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沒有高素質語言藝術的教師是不能勝任的。鑒于此,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征等個性心理傾向,將數學語言生活化是引導學生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說:“我家里有10000元錢暫時不用,可是現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請同學們幫老師想個辦法,如何更好地處理這些錢?”學生回答的辦法很多,這時再趁機引導學生:“選擇儲蓄比較安全。在儲蓄之前,我還想了解一下關于儲蓄的知識,哪位同學能夠介紹一下嗎?”學生們競相發言。在充分感知了“儲蓄”的益處之后,學生們又主動介紹了“儲蓄的相關事項”,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體會到了生活與數學休戚相關。
(二)創設課堂教學生活化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兒童的生活經驗越接近時,學生自覺接受知識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設計數學活動,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去發現、探索和應用,學生們就會發現原來熟視無睹的事物竟包含著這么豐富的數學知識。例如老師可以把學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學中來,“同學們去春游,爭著要去劃船,公園里有7條小船,每船乘6個人,結果還有18個人在岸上等候。”在課上,讓學生根據情境自己編題,自己列式解題。這樣,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氣息的題材變成了來自生活的、生動的數學問題,還促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積極探究。
(三)數學問題生活化,感受數學價值。
數學教材呈現給學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標準化的數學模型,教師如果能將這些抽象的知識和生活情景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產生的生活背景,學生就會感到許多數學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還使他們切實地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原型,讓學生真正理解了數學,感受到現實生活是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四)訓練習題生活化。
課堂練習是教師對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程度進行檢測的重要方式,也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有效方式。習題訓練是數學教學中重要而又枯燥的內容,所以教學生活化離不開訓練習題的生活化。生活化的習題更能給學生親切感和熟悉感。例如,在教學簡便算法時,教師可以設計出一道等式:186-98=186-100+2。很多同學會無法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情境假設的方式向學生講解,如:“小明和爸爸去商場買東西,爸爸手里有186元錢,爸爸買了一袋面,價格為98元,結賬時,爸爸拿了100元付賬,收銀員找給小明爸爸2元錢,即186-100+2。”通過這種聯系實際的方式,可以將抽象化的數學練習,用具體的生活實際展現給學生,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用生活經驗掌握數學概念,還可以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探索數學理論,從而對數學知識形成更加清晰的認知。在教學統計知識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在體育課時都喜歡做什么運動?”這樣,學生在體育課時便會注意觀察周邊同學的情況,開始初步接觸信息收集與整理活動,并在活動過程中,探索出信息收集與整理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鍛煉學生對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讓學生實現生活經驗與數學知識的融會貫通,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更可以提高其對生活問題的應變能力和解決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立足生活實際和小學生的邏輯思維的發展規律,從實現學生的長遠發展著眼,幫助學生在生活與數學之間架構起溝通的橋梁,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進而實現新課程改革對于數學生活教學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