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肖
(四川省南充市金魚嶺中醫醫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直腸癌是我國常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發病位置在于齒狀線到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早期癥狀不明顯,隨著病情發展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血便、膿便情況,并伴有里急后重、腹瀉或便秘情況,病人大便逐漸變細,發展至晚期出現排便梗阻情況,病人體重減輕。并且隨著腫瘤發展,腫瘤會對尿道、膀胱、陰道等造成刺激,導致尿路刺激、陰道流出糞液、陰部疼痛和下肢水腫情況。
目前對于直腸癌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大量臨床研究結果證實,直腸癌發病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具體與遺傳因素、飲食習慣、社會環境等因素相關,且直腸息肉是誘發直腸癌的高危因素,同時人們若蛋白質、動物脂肪攝入過高,而食物纖維攝入量不足,則直腸癌發病率會升高。
目前臨床對于直腸癌多進行手術治療,主要分為根治性手術和姑息手術,前者主要包括3中術式:經腹會陰聯合切除:適用于直腸下段癌,與肛緣距離<7cm,切除后在腹部做永久造口,手術治愈率較高,切除較為徹底;保留肛括約肌直腸癌切除術:適用于早期直腸癌,與肛緣距離在7-11cm范圍內,但對于分化程度差、癌腫較大或癌細胞梗塞向上主要淋巴管情況,此術式切除不徹底;直腸癌前側切除術:適用于直腸上段癌,與肛緣距離超過>11cm,可保留原肛門,損傷較小,但對癌腫較大病人不適用;后者主要針對癌腫局部浸潤嚴重、癌腫廣泛轉移病人,無法徹底根治,進行姑息處理,減輕病人痛苦。但是無論采取哪種術式,均會對病人造成應激性刺激,且術后容易出現并發癥,很多病人需配合放化療,病人生活質量較差,因此需配合有效的護理服務。
對于被確診為直腸癌的病人,無疑受到巨大打擊,同時病人對手術也存在明顯的恐懼心理,且也有部分人面臨經濟壓力,受多種因素影響病人會出現多種不良情緒,以焦慮、緊張、不安、恐懼、抑郁、低落等為主,而受不良情緒影響,病人治療依從性降低,且會影響身體機能狀態,不利于治療開展。因此病人需充分意識到不良情緒對疾病的副作用,積極調整自身情緒狀態,病人可在狐貍人員、家人引導下多了解疾病及治療情況,糾正自身錯誤認知,同時根據自身喜好多聆聽舒緩音樂,轉移對疾病或其他不良因素的注意,正視自身病情,積極應對疾病發展,積極配合醫護工作。
病人術后蘇醒后,容易出現呼吸不暢、口干等不適情況,可利用棉簽蘸水擦拭唇部和口腔,同時進行胸式呼吸,家人可為病人拍背,促進痰液排出,同時每隔2-3h翻身1次,密切觀察局部皮膚狀態,避免出現壓瘡問題。若手術切口較長,考慮張力影響,會出現局部組織損傷情況,容易導致切口感染,甚至切口裂開,因此術后要保持切口干燥,若出現敷料感染情況,應及時更換。術后會有一段禁食期,容易出現低血糖問題,需檢測病人機體狀況,給予氨基酸、脂肪乳補充,控制血糖平穩;
對于造口開放前這一階段,應注意保護造口,可在周圍放置生理鹽水或凡士林紗布,若外層敷料被弄濕,要及時更換,同時還要做好瘺口周圍皮膚保護工作,定期對周圍皮膚進行清洗,使用溫開水,洗護后擦開,可涂抹適量紫草油,達到保護作用,同時每天細辛檢查造口腸粘膜狀態,觀察其色澤,檢查造瘺腸段是否出現出血、回縮、壞死情況。同時還要觀察排便情況,對于近視3-4d后仍不排便情況,考慮發生便秘問題,病人需進行適當體育鍛煉,促進腸道蠕動,促使排便;
直腸癌病人術后需注重飲食,糾正不良飲食習慣,不得暴飲暴食,規律飲食,必要時采取少食多餐方式,在食物選擇方面則以新鮮蔬菜水果為宜,同時增加含單不飽和脂肪酸食物的深入,例如病人多使用紅薯、馬鈴薯等,其中紅薯中包含豐富的胡蘿卜素、植物纖維、賴氨酸、去氫表雄酮,能夠有效預防直腸癌,但是其中淀粉含量較大,若不經高溫破壞很難消化,會刺激胃酸分泌,促使二氧化碳產生,引發腹脹、反酸水等問題,因此烹飪時必須徹底弄熟,可在烹飪前用鹽水浸泡10min左右;水果方面可多食草莓,其中含有豐富的鞣花酸,可有效抑制致癌物質,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若病人胃腸道功能較弱,可將草莓搗碎,溫開水沖服。此外對于直腸癌病人,切忌使用豬油,其中含有豐富的膽固醇和脂肪,而動物性脂肪會對小腸中膽酸進行刺激,增加其分泌量,方膽酸過多時,容易變成致癌物質,助力癌細胞生長,不利于病人預后恢復,因此病人必須禁忌動物脂肪攝入,結合自身口味喜好,均衡膳食營養,飲食禁忌必須嚴格遵守,以此預防直腸癌發生或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