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中
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開篇第一句話就是“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職業教育的地位之爭從此塵埃落定。那么,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與普通教育的區別在哪里?我認為是教育發展理念的“一元主導”與“二元主導”的區別。育人模式的“雙元(學校+企業)”、培養目標的“雙技(技術+技能)”、師資隊伍的“雙師(教學+實踐)”、學習經歷的“雙證(學歷+技能等級)”、辦學功能的“雙責(學歷教育+職業培訓)”,構成了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征。其中,“雙元”育人是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的最本質特征之一,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根。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
在我的職教生涯中,有兩次印象深刻的經歷,引發了我對校企合作育人價值的再思考:
一次是在2013 年,一個知名的通信技術企業提出要與我校通信學院合作開設網絡精英班,嵌入企業權威技術認證培訓,培養高端網絡技術技能人才。我當時想,高職院校的學生底子相對比較薄,能培養出高端人才嗎?但還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啟動了試點。一年后的培養成果讓我大吃一驚:有19 名學生通過了華為中級認證,22 名學生通過了華為或華三(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的高級認證,12 名學生通過了華三最高等級的專家認證。其中有個學生竟然直接向國際公認頂級的思科互聯網專家認證發起了沖擊,經過艱苦努力,一舉通過了認證考核,成為全球頂尖IT 精英俱樂部4 萬多名成員中的一員。國內知名信息技術企業紛紛向這個班學生伸出就業的橄欖枝,這些一直以來找不到存在感的孩子從此踏上了一條與興趣相伴的職業發展之路。
另一次是在2016 年,新學期剛開學,學校收到了來自蘇北某市公安部門的傳喚通知書,要求信息安全專業一名新生前去接受調查。經了解,這個學生在初中時對網絡滲透技術產生了濃厚興趣。這次就是因為入學前對某網站實施的一次非法滲透被公安部門追查。學??紤]到這個學生在信息安全技術上的潛能,與公安部門進行了專門溝通。鑒于沒有造成嚴重后果,最后達成了由學校教育監管的處理意見。一位與我校進行校企合作的企業家知道這件事后,主動邀請該生進入校企特長生工作室,參與企業真實的安全解決方案研發。這位學生的專業能力在實戰中很快得到了提升,在學習之余,他主動參加了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發起的互聯網漏洞挖掘活動,獲得了70 多張“原創漏洞”證書,成為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臺上位居前10 的知名“白客”。
這兩次經歷,刷新了我的校企合作觀:一所好的職業學校,可以給有夢想的孩子提供平臺,而一個好的合作企業,可以給有夢想的孩子打造翅膀;校企合作育人不是職業教育的可能選項,而是必然選擇?;谶@樣的認知,我推動學校開展了“稟賦驅動、校企融合、分類培養”的杰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并獲省級教學成果獎。
多年來,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深化校企合作的探索,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
一,“求大”,就是追求與大企名企合作。大企名企合作資源多、技術積累厚、技術迭代快、創新能力強,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認同度高,不僅有利于培養今天的學生,還有利于用明天的技術培養明天的人才。例如我們與中興通信開展人才培養培訓合作,混編團隊,合編教材,共建基地,累計培養學生1.5 萬人次,培訓教師1100多人次,培訓企業員工40 萬人/天,我校成為中興通信國內第二大客戶培訓基地。
二,“攀高”,就是服務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作為信息類高校,我們主動瞄準“云、物、大、智、移”領域,與阿里巴巴、華為、新華三、中國電信、埃斯頓機器人、數夢工場等相關領域領軍、骨干企業廣泛開展戰略合作。校企共同育人覆蓋了所有專業,在學生技術技能培養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5 年,我校學生在各類省部級以上競賽獲獎超過1600 項(其中特等、一等獎超過100 項),學生創辦的技術企業超過120家。
三,“創利”,就是堅持育人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積極發揮校企合作在社會服務中的價值。例如我們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合作,共建混合所有制電子產品檢測實驗室。這個實驗室不僅獲得了國家級檢測資質,還擁有國際電工委員會的實驗室資質,在合作育人的同時可面向企業開展檢測服務。公司年業務收入從最初的150 萬元增長到2400 萬元,業務量占國內同類服務市場的36%。
四,“出?!保褪欠e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沿線國家開展教育合作與技術服務。我們面向沿線24 個國家開展通信技術培訓;我們參與國際電工委員會組織的技術審核,參與全球500 強企業的海外技術服務,參與中資企業承建哈薩克斯坦光伏電站的驗收服務;我們聯合中郵建公司,在埃塞俄比亞阿斯大學共同創辦南信學院,聯合培養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依托學院面向非洲聯盟國家中資企業開展人才本土化培訓和項目技術服務。
從事職教工作,開展校企合作,我最深的感觸是,干好職教一定要有職教情懷:
我們要心懷大愛。近3 年來,全國有850 萬個家庭通過職業教育,實現了擁有第一代大學生的夢想。而放到20 年前,這些家庭的孩子很大概率上會成為新生代農民工,是職業教育大發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不僅如此,正在實施的職教培訓體系建設和高職擴招100 萬政策,正在更大范圍內影響著未升學學生、下崗職工和返鄉農民工的未來。辦高職就是在促進社會和諧,這是一種立足草根、仰望星空的情懷。
我們要主動合作。全國有近3000 萬家企業,但參與校企合作的目前只有3 萬多家。在校熱企冷的總體格局下,在尊重勞動、崇尚技能的社會氛圍尚未完全形成之前,我們要勇于賠上笑臉、放低姿態、伸出雙手,主動爭取企業的支持參與。這是一種以事業為重、外圓內方的情懷。
我們要善于發現。選擇職業教育的多為在傳統教育體系中不被認同為優秀的孩子,在他們的身上,有很多容易被人忽略的優點和潛質,我們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向他們。哪怕只出現一點點閃光,我們也要及時捕捉、因勢利導,讓學生的自信之火點燃希望。這是不離不棄、視如己出的情懷。
我們要靜心育人。少辦些形式化的活動,少寫些應景式的文章,少說些雞湯式的空話,尊重規律,力戒浮躁,一心一意立德樹人。這是不忘初心、寧靜致遠的情懷。
這就是我的職教觀、我的職教理想:懷大愛之心、伸合作之手、掌發現之眼、靜育人之氣,做學生成長的引跑者、助力者、陪伴者。此時此刻,我想到了20 世紀80 年代著名詩人流沙河的《理想》,與各位共勉:“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