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鈺
在當前和可預見的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們難以改變基于考試成績的普職錄取方式,難以改變基于考試成績對學生做出好或壞的二元道德判斷,也難以改變職校學生相對消極的學習態度和屢遭失敗的學習體驗。這固然是一種“被失敗”,因為不管學生如何努力,總有考分較低的一半人不得不進入職業學校;這也不是單純的“被失敗”,因為很多學生認同并接受這種失敗,進而漸失學習的信心與勇氣。正是在這種失敗陰影的籠罩下,很多學生無奈地選擇了職業學校。這是中職校對學生開展教育教學的心理起點,也是職校教師必須面對的一個基本事實。
當然,我們必須客觀而理性地看待這種失敗。這種失敗至少說明中職生在通行的教學和評價方式下與普高生之間存在比較劣勢。要改變這種局面,唯有改變這種教學和評價方式,重新建構與職業教育相匹配的教學樣式和評價體系,建立一套屬于職業學校自己的話語體系。遺憾的是,很多職業學校依然沿襲了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樣式和評價方式,課堂濤聲依舊,評價成績當道。
職業學校的話語體系應源自對“以分數論成敗”的不認同,雖然世俗的偏見暫時還難以改變,但職業學校不能認同這種失敗,應認為在現有的教學秩序下中職生的優勢潛能沒有得到有效發掘。職業學校的使命就是發現并挖掘每個中職生的優勢潛能,并將這種優勢潛能轉化為專業素養。遺憾的是,很多職業學校妄自菲薄,把自己界定為同層次學校的低端教育,甚至是低成就生的“收容所”“集中營”。這種學校定位怎么可能建立職教自信,怎么可能構建屬于自己的話語體系,怎么可能為每個中職生叩開成功之門?!如果基于這種定位,職業學校不是“被失敗”,而是自甘失敗。
職業學校的話語體系旨在建立一套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學秩序。這種教學秩序以揚長為基本價值取向,以積極心理為基本依附,以發掘和培育優勢潛能為主要使命,以形成職業核心素養為基本旨歸,讓每個中職生的學習都出彩。這就需要持續激發中職生的學習需求,以多樣化的教學供給來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賦予學生有選擇的學習自由。這就需要重構課堂進程,變“基于流程的教學”為“基于活動的學習”,通過情境活動、實境實踐、項目探究、案例解析、主題研討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通過學徒制、導師制、導生制等多種舉措建構中職生學習共同體,形成積極學習的課堂架構。
職業學校的話語體系重在建立一套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相對獨立的評價機制,在評價目標、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評價結果上另起爐灶,真正做到為中職生的趣味學習、成功學習而評價。在評價目標上,不再以評判、診斷、遴選為主要目標,而是以喚醒、激勵、揚長為基本取向;在評價內容上,不拘泥于特定的評價標準,而是以學生的個性特長、職業核心素養為基本觀測點;追求評價主體、評價形式等的多樣化,以多維多點的自然評價贏得學生的認同;評價結果重在讓學生找到自己的人生優勢,不斷累積積極的心理資本。
改變職校生的“被失敗感”關鍵在于建立職業學校自己的話語體系,其本質就是要對包括課程、教學、評價等在內的整個職業學校的教育模式進行重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