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月12日文章,原題:美國正錯失“亞洲的亞洲化” 作家兼評論家帕拉格·卡納對自己的新書《未來屬于亞洲》做最后潤飾時,不得不頻繁更新內容。因為特朗普的草率決策令熱點新聞層出不窮,這令身為多家全球企業和政府地緣政治顧問的卡納不斷有新材料來支持自己觀點——西方尤其是美國不理解亞洲在世界舞臺的崛起。
這種不理解及美政府針對中國的對抗性做法,會造成“亞洲的亞洲化”。這意味著亞洲國家之間政經的相互依存不斷擴大。卡納說:“美國認為能壓制(中國的制造業),為此采取措施遏制中國,但這注定會失敗。貿易戰的結果是加速亞洲的亞洲化。這個進程已然開始?!?/p>
西方觀察家總是從英美視角看亞洲發展,以為亞洲會有一個稱霸、新殖民主義的國家——這里特指中國,認為中國在通過基礎設施投資和債務融資擴張。卡納說,(西方)一些人錯誤地認為,若在某個地區修公路、修鐵路、建電站,就能控制那里。亞洲(發展)是互相疊加的浪潮——日本工業化激發亞洲四小龍,四小龍和日本又投資中國。如今中國把所有這些資金重新投入一帶一路,為下一輪亞洲增長助力。”
特朗普在貿易上的對華路線太具對抗性,這暴露出美國嚴重誤解亞洲經濟和政治發展趨勢??{說:“特朗普未能認識到,對中國來說,美國的重要性排第三。當然,華盛頓想法與此相反,自認‘我們手握所有的牌,只要愿意,隨時能阻止他們。但中國與眾多鄰國和歐洲的貿易遠大于與美國的(原文如此——編者注),而且中國進口的多數高科技產品并非來自美國。
美中貿易戰將加速亞洲經濟體的一體化,進一步削弱美國在亞洲的地位,并嚴重損害與中國做生意的眾多美企。中國公司,可能還有其他亞洲公司,會設法盡量降低未來政治破壞的風險,它們會以亞洲或歐洲供應商的產品來取代美國零部件。卡納認為,中國會逐個行業地永久性替代對美國供應商的依賴。對于高科技零部件,若能從三星、恩智浦等美國以外的任何廠商買到,為何還要與英特爾和高通做生意?
美國把亞洲解讀為一個諸強爭霸的戰場,就是說只有一個贏家的零和博弈,從而做出適得其反的決定。美國拒絕加入中國牽頭或具有影響力的機構和項目,比如“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倡議和亞投行。特朗普政府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但其他協議國談判了類似協定——排除了美國。
這些決定都是基于糟糕臆測做出的,美國最終會后悔??{說:“這對美國會很不妙……不加入一帶一路?猜猜怎樣,其他人都會加入。不想與中國貿易?你猜怎么著,其他所有人將吃掉你的午餐,搶走你的市場份額?!薄ㄗ髡弑说谩どw斯特,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