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李勇 青木 ●陳欣 柳玉鵬
在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為時長創下紀錄的政府停擺煩心的特朗普,又卷入“通俄門”的更大旋渦。從11日開始的不到24小時內,美國《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先后爆料,聯邦調查局(FBI)對特朗普是否秘密為俄羅斯工作展開調查,以及他極力隱藏了與普京數次會晤的內容。特朗普12日用連發6條的“推特風暴”憤怒回擊,否認指控。但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仍稱,有意就美俄領導人見面舉行聽證。“他們排除俄美關系改善的可能性,并讓兩國領導人會晤變得像特工接頭”,俄議員克林采維奇13日對俄新社說,美眾議院在反俄浪潮中準備將自己的國家拖入泥潭。
《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輪番“轟炸”
FBI的調查始于2017年5月時任局長科米被解雇之后。《紐約時報》11日報道稱,根據前執法人員和其他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除了調查特朗普是否秘密為俄羅斯工作,FBI對總統的調查還包括刑事方面——解雇科米的行為是否妨礙司法公正。該報說,反間諜調查人員拋出爆炸性問題:總統的行為是否威脅國家安全。同時,他們想要確認,特朗普究竟是有意“通俄”,還是在俄方的影響下不知不覺墜入“陷阱”。
上述知情人士稱,早在2016年大選期間,FBI高官就已經對特朗普與俄羅斯的關系產生懷疑,但他們不太確定如何開展這么敏感且規模巨大的調查。但特朗普在解雇科米前后態度行為迥異。“科米真是個瘋子。因為俄羅斯,我壓力很大,現在好了。”在總統辦公室,特朗普對到訪的俄官員說的這些話,加大了執法部門對他進行反間諜調查的決心。
《華盛頓郵報》評論說,有關特朗普為俄羅斯所用的說法,在他的批評者中一直很流行。但這是我們第一次知道,FBI如此嚴重地懷疑此事。這是令人震驚的故事:美國執法機構調查現任總統是否為敵對國家工作。
FBI在開啟調查后不久,就將此轉交給當時新上任的“通俄門”事件特別檢察官穆勒,目前不清楚他是否仍在反間諜方面進行追查。不過《紐約時報》說,截至目前,尚無公開證據表明特朗普曾與俄官員有過秘密接觸,或從俄政府官員處獲得相關暗示。
當美國輿論還未從這個驚人消息中醒過神來,《華盛頓郵報》緊接著爆出新料。該報12日援引美國官員的話說,特朗普過去兩年在5個地方與普京的會晤,都沒有留下詳細記錄,連機密檔案都沒有。而且為隱藏對話細節,特朗普進行了“異乎尋常的努力”。該報稱,2017年在德國漢堡與普京會晤后,特朗普從翻譯那里拿走會議記錄,并要求他不能透露或與政府官員討論這些內容。
《華盛頓郵報》說,美國前國務卿蒂勒森出席了漢堡會晤,但在芬蘭與普京見面時,特朗普甚至沒讓閣員或助手參加。這對任何總統來說都不同尋常,更不用說他還深陷“通俄門”。但也有特朗普的支持者稱,總統認為下屬出席影響其與普京建立相互理解。而特朗普設法保密,是因為此前發生過泄密事件。
特朗普的“火與怒”
“特朗普掀起推特風暴,抨擊有關FBI調查他為俄羅斯工作。”法新社13日報道說,從12日上午7時開始的兩個小時內,特朗普連發6條推特回應此事,以示憤怒。他說剛從“失敗的《紐約時報》”上獲知自己被沒有證據、無緣無故地調查,“真是卑鄙無恥!”特朗普進而炮轟去年被解雇的科米是個“奸詐的警察”,讓FBI陷入徹底的混亂。《紐約時報》12日稱,特朗普明確表示,他從一開始就認為任何此類調查都是非法的。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提出這個問題,目的就是讓他下臺。
在談及與俄關系時,特朗普在推特上說,自己對俄羅斯的態度比別的總統都強硬,但同時又覺得,與俄羅斯和睦相處是好事,不是壞事。“我完全期待有一天我們會再次與俄羅斯建立良好關系!”12日晚接受福克斯新聞網電話采訪時,當被問及是否為俄羅斯工作,特朗普難掩怒火稱“這是最侮辱人的文章,《紐約時報》作為媒體是個災難”。對于《華盛頓郵報》的報道,他批評該報不過是亞馬遜(公司)的說客,自己與普京有偉大的對話,什么都沒隱瞞。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2日對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說,任何有關特朗普威脅國家安全的說法都十分荒唐。作為共和黨的支持者,福克斯新聞網援引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成員努涅斯的話說,《紐約時報》的報道只是試圖破壞他們不喜歡的總統,并為科米被解雇報仇。
不過,民主黨重新把持的眾議院正在密切關注事態進展。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納德勒說,他的委員會將采取行動,進一步了解總統的行為及FBI的調查。路透社13日援引納德勒的話稱,FBI的專業性不容置疑。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恩格爾12日也表示,將成立調查委員會,目的包括尋求從參議院獲取特朗普和普京見面的記錄。
“水淹到脖子”
《俄羅斯報》13日報道稱,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有意就特朗普與普京的會晤舉行聽證會。對此,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切帕表示,這是美國歇斯底里反俄的延續。他說:“如果特朗普與普京有某種關系,世界將更有成效地發展。”俄新社援引該國科學院專家巴久克的話稱,現在的事態證明,美國的內斗在激化。
雖然特朗普極力否認指控,但在一些媒體看來,他面臨的形勢有些不妙。“特朗普的新旋渦”,德國《焦點》周刊13日稱,對總統進行反間諜調查非常罕見,而特朗普與普京會晤為何要保密還是個謎,答案或將是爆炸性的。德國電信網用“水淹到脖子”形容特朗普面臨的困境。報道說,貿易戰導致經濟下行,與民主黨的僵持導致政府停擺,政治對手的彈劾似乎也從威脅變得越來越有可能。
“現在是時候彈劾特朗普嗎?”從《紐約時報》13日刊登的部分讀者來信中可以看到,美國人對這個問題莫衷一是。哈佛大學前教授埃里克說:“我們都在一架飛機上,而這架飛機的機長特朗普毫無飛行經驗,拒絕閱讀飛機的指令手冊,還把副駕駛鎖在了駕駛艙外。”但亞利桑那州的瑪格麗特認為,即使特朗普濫權和撒謊的問題比尼克松嚴重,也還看不到對他支持的垮塌,因為太多人已經厭倦和無所謂。▲